上海书展第四天,会展中心活动区迎来了英国作家,《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这场签售活动是他继“大卫·米切尔对话苏童:怎样建造一幢虚构之屋”,“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之后的又一重要活动。安排的签售时间从中午十二点半开始,一点半结束。记者在现场看到,刚过十二点,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不到半小时,整个场地已经水泄不通,排队等待签售的读者中,九成以上是年轻人。 一个正在排队的女读者告诉记者,她是在微博上了解大卫·米切尔的,“看过《云图》预告片,觉得不错。我打算在看电影之前先读读原著”。一位男生说:“我两年前就读过米切尔的《幽灵代笔》。他的书读起来很不一样,构思特别新颖。他能把很多不同的片段奇妙地串联起来,让人佩服。听说大卫这次带来了新书 《雅各布·德左特的千秋》,我刚买,希望他签个名。”满目中国读者的队伍中,有一位四十左右的外国读者,他来自南非,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工程师。记者看到,他手上拿的书是英文版的 《雅各布·德左特的千秋》。他说:“工作之余我喜欢读文学小说,这在工程师里并不多见。几年前我开始阅读大卫的作品。除了这本《雅各布·德左特的千秋》,他另外几部小说我都读过了。真过瘾!”当问及对现场众多中国书迷排队购书有什么看法时,他说:“大概米切尔本人也没想到他在中国有这么多的书迷吧,而且还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读者。中国读者这么喜欢他可能是因为他独有的魅力。一来,他有着奇异的想象力。二来,他的作品很有新意。举个例子,一个人物角色会在不同的小说中穿插出现,这读起来很有意思。” 此次签名售书,大卫·米切尔带来的四部作品,分别是改编成好莱坞电影的《云图》、处女作《幽灵代笔》、最新作品《雅各布·德左特的千秋》和即将在英国改编成电影的《绿野黑天鹅》。签售过半,现场的三百多本《云图》就已售罄,不少读者在中心活动区未买到《云图》,又辗转跑到楼上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摊位购书。签售结束前十分钟,记者来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摊位时,营业人员告诉记者,《云图》已卖完。 大卫·米切尔本人是怎样看待书迷的年轻化的呢?在英国是否也是一样的情形?外滩源一号举行的英国文学下午茶朗读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卫·米切尔笑言:“我在英国没有做过读者群年龄的统计,所以不知道英国的读者是否也是二十几岁居多。不过我确定的是,二十岁的人喜欢我的书总比九十岁的人喜欢我的书好呀。有这么多的中国年轻读者喜欢我的书,我非常开心。我会努力把书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