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这是六个关于灵魂的故事

    由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共同执导的电影版《云图》融合了六个不同的故事与扑朔迷离难以分辨的高超化妆技术,让这部电影更多了几分值得讨论的话题性。《云图》延续了沃卓斯基姐弟自《黑客帝国》以来的巨大野心与惊人的想象力,宏大的故事背景与在历史与未来中来回穿梭的故事情节,离不开原著小说的精彩纷呈。“我在写作时就想,如果这本小说不能拍成电影那就太遗憾了。”《云图》原著的作者,大卫·米切尔如今得偿所愿。

    有着东方意味的轮回故事,让中国观众的理解多了一分亲切感。来自东方的思想与传统,深深影响米切尔的创作。成名作《幽灵代笔》中,第一章就谈到了中国。在日本教授英语与写作了8年的时间,他对东方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IBTimes中文网研究员的访问,也从这段经历开始。

    大卫·米切尔在小说中特意设置了一面镜子。“六个故事除了相互套叠外,还头尾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就如同俄罗斯套娃一样。”他先讲述6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按着相反的次序,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这样奇特的结构会让读者无从理解么?为什么要设置这面‘镜子'?

    IBTimes中文网:《云图》题目的灵感正是来源于一位日本作曲家的作品。在日本的八年也让你收获了一位美丽的妻子。这样的一种自己生活中类似于蝴蝶效应的历程,是不是《云图》诞生的缘由呢?

    大卫·米切尔:我想所谓'灵感'就是'有一个好想法'的一种漂亮的表达。回答这个问题,我有点不知从何说起。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就像你所提的问题一样,包含了一份赞美,两个事实还有一个观点,最后,得出了一个问题。一开始,只是一个想法。接着,它带来了另一个想法,继而引发出更多的想法。在不断地思考中,你放弃了一些,采纳了一些。一开始,我并没有想直接构思一部小说。可以这样说,我是'养'了一部小说。或者说,我从我的生活经历中组装了一部小说。又或者,我经历了一段旅途,旅途本身就成为了小说。

    IBTimes中文网:在电影《云图》中,一个演员分饰几个角色。这个几个角色的身上,都有一个特殊的胎记。能不能这样理解:这六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故事?

    大卫·米切尔:是的,这是六个关于灵魂的故事。不只只是角色上的意义。六个故事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故事。两者间的关系,好比故事是辆汽车,灵魂则是驾驶员。

    IBTimes中文网:因果循环的思想贯彻于六个故事中,这种来自东方的佛教思想对你的影响只限于小说中么?在生活中你信奉哪种宗教呢?

    大卫·米切尔:对于来生会是怎么样的话题,我是一个轻松的不可知论者。但是在现世中,东亚佛教,相比其他我所遇到的任何一种宗教来说,对我最有帮助作用。在日本生活的日子里,我也研习了一点禅宗佛教。我还知道这种宗教源自中国,英语中的“Zen”在汉语中对应的念法应该是“Chán”。我也试着打坐参禅,冥想。当然,我只是一个初学者,我心中的那只猴子肯定是只忙个不停的猴子。

    至于原因,有时,佛教感觉上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理想的自我与心灵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这种思辨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禅宗佛教中的思想,并不让我与生俱来所相信的某些观念显得可笑或自利。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批评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我遇上过信仰各种主要宗教的各样心怀慈悲、开明睿智的人。我只是感觉东亚佛教,是与现在的我最和谐的一种宗教。

    IBTimes中文网:小说中,克隆人角色演绎的反抗精神,与沃卓斯基姐弟导演在《黑客帝国》《v字仇杀队》中的革命思想相似,这是不是吸引他们把《云图》改编成电影的原因呢?

    大卫·米切尔:这个问题,我想沃卓斯基兄妹会有一个完整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尽管沃卓斯基姐弟是幻想家和作家,在他们心中,还是有政治和哲学的诉求。他们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刺激观众的大脑,让观众分泌肾上腺素。也许这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云图》,因为它同样蕴含着这样的能量与张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