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曾在《世界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中写道:“真正的生活是在这撕裂的内部出现的。它就是这种撕裂本身,就是在光的火山上翱翔的精神,是公平的疯狂,是适度的筋疲力尽的不妥协。”想是可以看作岛田雅彦这部穿越小说的内在生命力。
不妥协、心向光明令王子离开宫廷,去民间探寻生命的真谛,这样的开篇颇具佛家的意境。然而佛家讲求破执,王子却是一个携带深邃执念的现代人。乞求在忧患中窥见俗世生存的荦荦大端,不想同时也收获了面对苦难与麻木时自觉的无奈。文中对于人间苦难细致的描绘令人动容。在一个童话的叙事意境中,不厌其烦地呈现如此现实、露骨的人类生存之景,其形式与内容的反差,令人有眼前一亮的阅读感受。
然而作者并没有让这位渴望入世的王子停留在初涉民间的茫然与忧伤中,而是借助冥冥中的神力,令他一而再地走入祖先历史,体验更为丰富的生命经验与国土经验。小说的后半部分,王子荡气回肠地穿越了四世人生,经历了缠绵跌宕的情感经历。几次灵魂出窍,又几次重回伤痕累累的内心。岛田写作此书的真正意图,在这纷繁的历史长卷之上、在这历经洗练的社会风貌之上,才绽露真常。
作者熟谙历史,亦对现世国家秩序、伦理人情有颇多箴言式的凝练见解。读来很能窥见其力透纸背的良苦用心。又小说容量极大,包罗万象。它像极许多经典的叙事模式,譬如溜号出宫廷、躲避搜捕的皇室成员,人鬼情交织、前世今生的遗忘与纠葛。可以说,通俗的部分它有,清新的部分它也有。凝重的层面它不忘触及,却在崩坏之路上秉持着童话般的信念。因而灵与肉、仙与魔,似乎都能在小说中找到或轻或重的痕迹,然而这种痕迹,亦是作者与多层生存空间所建立起的对话。
小说中,我很喜欢记忆师阿礼这个人物。他站在遗忘的对立面,巨细靡遗地记录着所见所闻的一切,丧失遗忘官能。书中写道:
“人们的遗忘愈发激烈。就连死了上千人的大灾难,只要不是自己亲身的经历,最多一个月也就被遗忘了。就连干了坏事,招惹了全社会厌恶的人,过了一个月,照样又可以大摇大摆走在路上。在这个记忆丧失的时代,在这个忘却的世界中,原本就没有阿礼的容身之地吧。”这道理放在如今看,可谓摄人心魄。
历史这种叙事,似乎是以对弱势的遗忘为前提的进步强制。悲凉的主题至此昭然若揭。每一分钟的发生都有可能成为不明不白的前世。且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我们都没有穿越的能力,去追问真爱、追问真相、追问真理。生命的限制逼迫人遗忘,人与人互相遗忘,历史又遗忘籍籍无名的血肉之躯。一再轮回,未来只是盛开于历史精神之上的一朵陈旧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