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树“文革”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理论“范式”
作者金大陆先生在《非常与正常》一书中,通过对上海“文革”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爬梳剔抉,在在说明了“文革”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其总的社会局势和状态处于“非常”之中,如大抄家、大串联、大武斗、大批判等等,以至正常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失措了。然而,事实和问题总是复杂的,那就是即便处在运动高潮的激荡和颠簸中,人们的生活还得进行,甚至还得筹谋着、掂掇着进行,所以在总的“非常”态中,实际上还包括着两个层次的“正常”态。正如作者在《非常与正常》的最后一章所写道的:第一,称之“顺应之中的正常”,即顺应着“非常”而产生的“正常”。此时的“正常”或许是维系必需的生活状态;或许是“非常”行动之后的归整,以至它是附着于“非常”的,它是“非常”的调节机能的显示和表达。然而,此时的“正常”因为处在“非常”的布置之中,便又会在“正常”的运作中出现“扭曲的非常”。这种“顺应之中的正常”和“正常中的扭曲”是无奈的、滑稽的、普泛的。第二、称之“应对之中的正常”,即应对着“非常”而产生的“正常”。此时的“正常”或许是变通地保持着一种状态;或许是借助于“非常”的机缘,以至它是拉扯着“非常”的,它是“非常”的制造功能的扩展和延伸。然而,此时的“正常”因为处在“非常”的裹挟之中,便又会在“正常”的处置中出现“妄为的非常”。这种“应对之中的正常”和“正常中的妄为”是张狂的、狡猾的、特别的。
不管是非常中的正常(顺应与应对);还是正常中的非常(荒诞和张狂),作者充分运用史学家的睿智和视野,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交汇和兼容,为我们广大读者构筑了“文革”社会史的复杂面相和精彩题旨,通过作者大量的资料取证、概括提炼,既说明了时代的错乱,又在本质上证实了生活的逻辑不容篡改。立足在这个判断上,以非常与正常的交错关系,铺陈出一条可伸展的纽带,便能将“文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建构起来,不仅成为一个有血肉、有灵魂的研究本体,更能从中看到“非常”时期血肉躯体之伸缩,读到灵魂归附之挣扎。
正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稿意见所说:作者没有把对“文革”的研究停留在宏观的政治层面,而是把视野深入到社会结构的底层,使“文革”的研究不仅有政治运动的框架,也有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血肉。作为《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一书的责任编辑,全书内容详细、准确,观点正确,在细致的传叙中,还有一些中肯的分析和评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值得有思想、有内涵读者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