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出齐 全景式展示鲜活的上海

    通过对上海城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统研究,人们可以理解上海城市的特质。昨天下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出版座谈会暨“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重大课题结项报告会在上海社科院小礼堂召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欧亚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市档案馆等单位的30多位学者共同编著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历时三年全部完成,丛书共25种800万字,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涵,全方位诠释了上海的城市变化与特质,全景式展示了鲜活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

    该丛书从多时段、多角度、多侧面切入研究上海城市社会生活,侧重于1843年开埠后至1949年建国前的近代时期,兼及古代、当代。各分卷或以空间为维度展开,如关于公共活动场所(茶馆、饭店、旅社、浴室、广场、菜场)、公共娱乐场所(公园、影剧院、书场、游乐场、跑马厅、跑狗场、赌场)和校园生活的研究;或以职业、阶层为维度展开,如关于买办、医生、报人、律师、舞女、工人生活的研究;或以国别、民族为维度展开,如关于日本人、俄国人、犹太人的研究;或从不同时段综合讨论上海城市社会生活;或从唱片、照相等器物入手,讨论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各分卷关注点以广义的社会生活为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收入消费、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待人接物、时令节气、风俗习惯,兼及其政治态度、精神生活,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