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杀手与惊悚大师:关于罗伯特·陆德伦和《伯恩的身份》

    2001年,陆德伦的最后遗作《终战条约》出版,之后出版社仍以每年一本的速率,推出新的陆德伦小说,包括未完成的手稿加工成书、仅有大纲再由后人写成,甚至仿效其风格的全新创作。到目前为止,已有《约翰逊密令》、《冷战叛逃》、《狂人警讯》和《创世机密》四部。

    今年七月底,就在《谍影重重3:伯恩的通牒》电影上映前夕,《纽约时报》刊出了一篇专题,题为《已故作家提供全新刺激》,详细介绍了陆德伦死后出版计划的全貌。最受瞩目的当然还是由艾瑞克·冯·勒贝德撰写的两部《伯恩》续集了。

    勒贝德本身也是著名的惊悚小说家,他的第一部杰森·伯恩小说《伯恩的传承》搭配电影《谍影重重2》在2004年出版,精装首印量就高达一百万册,果然创下销售佳绩,但也招致死忠书迷的抗议。当初陆德伦没有想过要把杰森·伯恩写成系列,所以伯恩在小说中娶妻生子、年岁渐长。勒贝德取得他的家人同意,让玛莉死去,子女也被送到加拿大亲戚家,杰森·伯恩从此变成了邦德式的不老人物,永远活跃在书页间而不受年龄限制。去年六月,勒贝德再度推出《伯恩的背叛》。

    中文版的漫长等待

    既然陆德伦在国际上如此知名,为何中文版到现在才推出?其实在1988年,漓江出版社早已出版过他的作品,收录在由著名翻译家施咸荣主编的外国通俗文库系列中,《伯恩的身份》在当时的译名为《71号街幽灵》。陆德伦的作品在台湾地区也曾经红极一时,皇冠几乎出版了陆德伦颠峰时期的所有代表作,包括《龙争虎斗》、《死亡拼图》、《地狱儿女》和《帝国噩梦》等多部作品。

    1992年中国通过了加入两个国际版权公约议案,之后翻译小说出现了一些断层,大部头作品更是乏人问津。许多80年代的畅销名家从此在中国绝迹,就算偶有译作推出,也是零零星星,再没有当年几乎与国外排行榜同步的盛况。陆德伦的小说不论销量或商业性均十分出众,却迟迟无人引进,确实是读者的憾事。幸好这几年翻译小说重新走红,超过五百页的厚重小说终于咸鱼翻身,再次成为书市的宠儿。丹·布朗如此,史蒂芬·金如此,将近三十年后,陆德伦亦然。

    2005年底,我心血来潮在网络上收集陆德伦的相关数据,被他作品背后的庞大商机所震撼,2005年8月,斐凡迪环球游戏公司与陆德伦娱乐公司宣布签订为期十年的合约,将以陆德伦的小说为基础,开发一系列跨平台的网络游戏,其中就主打的即是“伯恩”系列。

    于是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出一份详细的书单和各种跨媒体改编计划,开始找出版社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同名电影不断缔造票房神话,伯恩的扮演者马特·达蒙也因此击败克鲁尼·皮特,被《人物杂志》评为2007年度最性感的男士。陆德伦笔下的杰森·伯恩已经完全成为一个被多角度诠释的经典角色了。

    我想起初识杰森·伯恩的那个夏天:一样的台风来袭,一样的七夕之前,《谍影重重2》刚要上映,而我在朋友推荐下买了原声带。本来我对马特·达蒙改行武生兴致不高,没想到台风夜HBO正好播出《谍影重重1》,我看了惊为天人,没隔几天就跟朋友跑去电影院看第二部。

    《谍影重重3》的电影最后,坠海的伯恩在水中停滞许久之后,突然划动手脚。那个由静到动的过程,不仅呼应了首集电影的开头,也象征这个角色的生生不息。陆德伦作品过去在中国的由盛而衰,乃至于现在卷土重来,更像极了杰森·伯恩从失忆到找回自我的隐喻。而他日后更多的精彩冒险,现在才刚要开始。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