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科学,一半是情思——关于詹姆斯·沃森的“双城记”

    距今50年前即1953年2月,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靠着自己优美的科学直觉,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953年4月25日,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措辞谨慎的短文,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发现,引起举世瞩目,掀起了一场发掘遗传学“金矿”的科学风暴。这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并被认定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而这两位后生小辈就是詹姆斯·沃森(James D.Watson,《基因·女郎·伽莫夫》一书作者)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ancis Crick),从此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个名字形影相随。

    沃森和克里克是一对奇才:沃森15岁就读芝加哥大学,22岁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23岁时由于一场学术报告而疯狂迷恋上DNA,仅仅26岁就揭开了双螺旋结构之谜;克里克当年也只有37岁,此前是物理学出身,1947年改投生物学师门。遥想当年,两人正值意气风发,青春年少,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凭借天才的头脑和无与伦比的科学直觉,提出DNA是双链互补结构,并且呈螺旋状延展。就连沃森也惊异于自己的成功,“不时真的拧自己一把,以证明我不是身处美梦之中”。

    DNA双螺旋的发现,吹响了遗传学大进军的号角。此后50年,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爆炸式”的,遗传信息的编码、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陆续揭秘。正如沃森所言,“无论好歹,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双螺旋诞生之时就在场——按任何标准,它都是科学史上的重大时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一出大型戏剧惟一的演员。”1953年发现双螺旋前后,这些演员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后面对遗传学的淘金热潮,这些人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事件?沃森这个颇有争议的科学大家究竟是怎样的个性?《基因·女郎·伽莫夫》应该可以提供答案。这本书的英文版2001年才与读者见面,从1953年4月写起,终止于1956年9月,详详细细记录了这三年半中沃森从事科学研究和情感历程的点点滴滴,而且更加侧重于内心世界的剖析和告白。“故事开始的时候我25岁,还没有结婚,考虑女孩子(girls)多于基因(genes)。它堪称思想、爱情双城记。”

    围绕“基因”研究,沃森建立起与其他众多著名科学家的密切联系。书中涉及的人物有克里克、费恩曼、鲍林、雅各布等等,作者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及冲突,呈现了这些科学家最纯粹、最质朴的面目。

    沃森与多位“女郎”的感情戏是书中内容最精彩的部分。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令沃森心动的女孩竟然不下十位,有些还是“名花有主”,但他自始至终念念不忘的女神,是哈佛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的长女克丽斯塔。自到剑桥,沃森就在暗暗寻找一个完美的女朋友,在哈佛邂逅克丽斯塔之后,梦萦魂牵,再难忘怀。堂堂一位科学名人,会不惜每天去门房的信架上搜寻17岁少女的来信,并且喜怒哀乐如风向标一般随克丽斯塔情绪和态度的起落而变化,甚至在克丽斯塔正式表示一刀两断之后还诚心诚意给女孩的父亲写信,表示“您可以想象,这对我是多么大的打击,不仅因为我爱她,而且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我们彼此合适。”沃森的感情是炽烈的,也许正是数十年后仍难以忘怀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才促使他以自己珍藏的60封在1953年7月至1955年12月写给克丽斯塔的信件为指引,重拾往日的温馨情怀吧。书中有克丽斯塔的小像一帧,果然颇似高更画中的塔希提美女,欣赏如此姣好容颜并为沃森惋惜之时,令人不免暗想:如今的克丽斯塔,是否会为自己当年选择离开而有一丝遗憾?

    沃森曾在1968年出版了他经典的自传《双螺旋》,通过《双螺旋》,读者可以知晓双螺旋的发现过程,而要了解发现双螺旋以后的故事,解读沃森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读这一半是科学、一半是情思的《基因·女郎·伽莫夫》。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