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白领夫妻的投资和保险计划

    二、 理财建议
      A 放置家庭应急金。目前对Mary夫妇来说,手中的3万元活期存款就可以作为今后的家庭应急金(额度一般为家庭月支出的3~6倍)。同时,考虑到他们未来两年内要生子,因此这个应急金的额度最好能增加到5万元,并在未来两年内稳定保持这笔流动资金。由于他们家庭所需的应急金额度较高,因此除了活期存款形式,也可以考虑用流动性很强的货币市场基金形式进行短期货币管理。

      B 房产安排问题。考虑到他们现有的流动资产,也就是可用于金融投资和资产增值所用的有效资金过少,同时他们的这套小户型投资每月还要占用2000元的支出,无法用1200元的月租金来“养贷”,因此建议能适时抛售该房产,换取较大量的流动资产。

    至于生孩子前后,是否需要以目前的住房换购更大面积的住房,我的意见是倾向于暂缓执行该计划。首先,这套房产已有面积92平方米,即使增加一个小孩,同时增加一个保姆,基本上面积还是够用的。其次,换购房产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这种两年前结婚购买而来的房子,按照目前刚出台的“国六条”及其附属政策的标准,5年内购买的房产若要抛售,需要征收5.55%的全额营业税。虽然理论上可以把这笔税收成本转嫁到下家头上,但在目前的行情下,很难保证有接盘者愿意支付这笔额外的成本。这5.55%最后到底由谁来承担,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建议这两年先不要变动住房。追逐更好的生活条件是理财的目标之一,但学会制订对自己家庭更合理、更有利的理财目标,也是一种能力。

      C 安排好家庭保障。目前Mary家庭还需要增加一些家庭开支,就是加强适当的保障安排。毕竟他们有50万元以上的贷款,而且未来还要考虑生子。所以,保留现有的较高额度意外险,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寿险保障和健康险保障,包括通过保险手段来进行部分的养老规划,也是可以的。每年总保费支出控制在2万元较宜。

                                                    建设银行 鲁玲

专家建议二
投资建议
    很多家庭有类似Mary女士家庭的问题,即家庭有相当的负债,同时还有不少的资金,负债支付的利率远高于资金投资的收益率。这种情况会在无形中使家庭资产缩水,是一种非常不合理家庭资产配置,正常情况下,只有投资收益高于负债利率,这样负债才是健康的。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改变投资方向提高资金投资的收益率,使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另一个方法是用资金提前偿还债务,资金投资至少不少于负债利率。

    鉴于Mary女士家庭资产结构面临的问题,建议家庭资产做以下调整: 1. 出售投资房产,这样能大幅降低房产比例; 2. 出售房产获得资金和原有的资金先偿还家庭负债,或者投向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的投资品。

    在投资品选择上,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在增加,目前的低利率很难持续,投资债券的风险大; 直接投资股票风险比较大,而且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股票基金具有专家理财和长期收益稳定的特点,建议重点关注。在具体的品种上,可以考虑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中小企业板ETF和折价率高的封闭式基金。ETF是非常理想的被动投资品,投资方便、成本低、收益与大市同步而且透明,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基本包括了两市最好的公司,中小板则是最具成长性的公司组合,由这3个投资品组成的组合能取得与经济增长同步的收益。

    当前股票基金投资进入又一个高潮,已经有多只基金发行过百亿份,这里提醒投资者投资基金注意回避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跟风,规模大的基金由于投资品选择比较难,一般很难取得出人意料的收益,追捧发行量大的基金并不理性。二是过分依赖历史业绩,考察一个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的优秀业绩很难说明问题,国内已经出现过这种情况。个别基金公司由于在个别行业的投资成功在一段时间取得很高收益,但是,随着这个行业进入低谷,基金业绩一落千丈,几年都没有能翻身。三是投资时机不当,国内基金投资已经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封闭式基金出现,第二次是开放式基金发行,第三次是2004年3、4月份股市高涨时。现在看来,这些时点的投资在很长时间内都出现亏损,目前又重复出现了2004年基金认购被过度追捧的情况,值得注意。

                                                    国信证券 陶正斌

专家建议三
保险建议
    像Mary这样的家庭,在现代大都市里并不少见。夫妇俩都是高级白领,工作体面,收入不错,但闲暇时间和精力不多,家庭理财方式较为单一。

    按照夫妇俩目前的事业发展与收入水平,财务状况是较为良好的,但如若考虑到风险因素则不然了。虽然他们曾购买过一些普通寿险和意外险,但额度较低,且涵盖的风险范围较窄,所以保障仍然很薄弱,而且这样的计划无法帮助他们实现财务目标。

    综上分析,从理财的角度,给予下列方案: 

    充分考虑风险规避,完善保障计划。可以选择兼顾身故与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险种。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