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湾城”受追捧

已经到了11月底了,可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却如夏秋之季冷热交汇。一方面,国际热钱涌入上海,房产价格屡创新高,一些楼盘再现排队场面。另一方面,新房的成交量和成交面积又连续下滑,整体交易的活跃程度与9、10月份时日成交量常常在1300~1400套时不可同日而语。

成交均价一度创新高    近期关于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交锋仍异常激烈,楼市的些微变化都能引人关注。11月15日,上海市房地产网上成交均价首次突破万元关口,高达10031元/平方米,而当日的房产成交量只有749套,几乎创下了新低。价创新高,量创新低,一些市场人士判断,上海楼市进入了一个“缩量空涨”的阶段。

    就本周4大区域成交均价的变化来看,除了外环线以外区域与上周基本持平外,其他区域房价仍在缓慢上升。由内向外,各区域的成交均价分别上涨了1653元/平方米、602元/平方米、377元/平方米和75元/平方米,尤其是本来供应量就不大的内环以内地区,近期的成交均价几乎天天在攀升。而本周成交面积最大的10大楼盘中,有5个楼盘在内中环。

海外热钱涌楼市
    最近的媒体纷纷报道,豪赌人民币升值的海外资金正汹涌进入上海楼市。据金融房产专家初步统计,加息前后短短1个多月,就有大约10多亿元的海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上海楼市,大肆席卷均价过万元/平方米的高档房产。如北外滩中心区域的江景房7月份开盘时均价为1.8万元/平方米,目前最高价已达到了2.7万元/平方米; 其中一些楼层较好、视野开阔的景观房均价已超过3万元/平方米。房价虽然高,但受到的追捧程度令人吃惊。从11月初开始,以前一天顶多七八套的成交,现在高的时候一天卖出去20多套,超过半数都是海外客购买的。

新江湾概念房受追捧    本周的另一大热点当属新江湾城概念的雍景苑,一开盘便引来2000多人登记订购,现场也有130名客户排队苦候约一个星期。开盘才几天,便以136套的成交量荣登一周住宅成交量的榜首。雍景苑的成交均价在9000元/平方米,如果以人民广场为圆心,其他相同半径区域的房价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显然,它受到市场如此追捧与新江湾城的整体规划以及不错的发展前景密不可分。

交易量持续下滑    但与如此热闹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进入11月份后,房产交易量却在连续下滑,本周成交面积627196平方米,与上周的742348平方米相比,下滑了115152平方米。而且这已经是11月份连续第三周的下滑了。

    从各行政区的具体交易情况来看,除了徐汇、崇明、南汇、闵行等4个区的成交量有所回升,其余15个区(县)的成交量都在下跌。记者在观察各区成交量变化时发现,外围郊区一些区(县)如青浦、南汇、嘉定的成交量已连续多周下跌,似乎势头一时难止。

加息对楼市影响有多大    交易量近期的大幅萎缩是不是因为受到加息因素的影响?加息究竟会对房地产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话题。近期有业内人士公开表示,上海的地产市场在加息中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威慑。
    在一次研讨会上,上海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加息只是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 政府更加注重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并且今后将不断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调整。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和记黄埔地产(上海)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顺驰(上海)集团公司总经理汪孟德,也都认为加息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太大的影响。

    至于加息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市场更有发言权,让我们认真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做判断。

    16日,上海房地产交易的官方网站上海房地资源网即时滚动信息显示:  

    15日,上海内环线以内(中心城区)一手房成交均价为12986.8元/平方米,内环线和中环线之间的一手房成交均价在9272.7元/平方米,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区域一手房均价也达到7163.1元/平方米,外环线以外的房价为5399.3元/平方米。

    整体统计,当日上海一手房网上交易均价达10031元/平方米,而此前一天还只有8712元/平方米。

    自上月加息以来,上海网上房地产交易呈现出明显的两极背离现象: 房屋价格,尤其是市区房价仍在稳中上涨,而交易量则明显下滑,日均成交套数一直徘徊在800套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