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繁荣,较低的住房贷款利率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英国中央银行降息的带动下,住房贷款利率不断下降,连续刷新近三四十年来的最低点。现在,英国的贷款利率是20世纪70和80年代时期平均水平的一半,使得消费者的按揭能力大大增强。在经济相对平稳和较低失业率的推动下,住房按揭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90年代中期,抵押贷款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但现在这个速度已经上升到15%。以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为例,该行去年承接的住房抵押贷款客户增加了5%,总客户数达到250万。
供给量减少, 进一步使房市升温 另外个人以投资目的购买的房屋数量增长迅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在股票价格缩水、养老基金或是政府福利制度都靠不住的情况下,房地产是相对比较好的投资途径,可以为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近年来个人作为投资(主要指出租)购置的房屋数量在房屋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呈增长的趋势。英国抵押贷款人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下半年,为投资用途购房而进行的抵押贷款未偿还金额由113亿英镑增至147亿英镑,占英国抵押贷款未偿还总额的2.5%(2001年年末英国的抵押贷款未偿还总额为5910亿英镑),尽管这个比例目前还比较小,但由于其增长速度较快,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产生一定影响。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住宅供应量的增量减少也在客观上推高了英国的房价。根据英国政府的测算,英格兰地区人口数量将从2001年的5020万增长至2021年的5430万,而家庭平均人口数量则在不断在下降。1971年英国家庭平均人口数为2.86,到2001年,这个数字已经降至2.34。英国官方预计:到2021年,家庭平均人口数将降至2.15。在家庭平均人口数量下降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继续增长,意味着家庭数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近十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形成,从欧洲大陆移民到英国的人数也在增加。按道理,住宅供应应该成比例地增长才能满足需求。但是在过去10年间,以英格兰地区为例,住宅存量的增长速度却由每年0.8%下降至0.6%;同期新住宅完工数量也在下降。而且政府顾及环境保护等问题,拨地发展住宅区的位置往往远离城镇,缺少地产发展潜力,加上地方政府从当地经济资源等利益出发,大部分都不见得会积极支持兴建新屋宇,使住房更为短缺。
并非单一现象, 西方国家普遍房产过热 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出现在英国,也是多数西方国家这些年来的普遍现象。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根据1980年以来13个发达国家房地产价格变动情况,编制了“全球房地产价格指标”,从中可以发现除日本房地产价格连续11年下跌、德国房地产价格自1992年以来一直比较平稳外,其余国家的房地产价格都在不断膨胀。除了房地产涨价最明显的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班牙三国2002年的房地产价格同比也都涨了10%以上。从1997年到2002年,美国房地产平均价格的增长幅度高于1945年以来的任何一个五年期水平。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提供的数据,纽约的房价甚至在“9·11”事件后仍上升11%。难怪《财富》杂志感叹道:现在的房子已经彻底变成了ATM机器! 房地产业在经济衰退期间保持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各国抵御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威胁,不过经济学家相信:已经有一定泡沫成分的房地产业,将难以持续高速增长下去,适当地降温,或许能撇去一些泡沫。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崩溃性下跌,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和对经济的破坏,将是难以估量的。
泡沫行将破灭, 还是市场继续活跃,众说纷纭 对于今后一段时间英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业内各执一词。 多个经济研究机构纷纷亮出红牌,指出房地产业泡沫将在2003年破灭。一家名为“房屋跟踪”的市场分析机构的预测报告称,2003年伦敦的房屋价格将下降5%,并带动全国房价走低。英国媒体和多家银行在预测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时,也认为在英国整个消费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今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变冷,英国经济因此很难达到预计的增长目标。 绝大部分的抵押贷款商认为2003年的房价上涨幅度会在10%~11%之间浮动,部分地区的房价还可能出现下滑。英国资本经济学顾问公司也认为在新的一年里,英国楼价将会下跌,而且跌幅有可能达到20%~30%。标准普尔有史以来首次将英国列入银行体系面临潜在风险的国家,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正是导致风险的“罪魁祸首”。 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看法。伦敦房地产代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在以伦敦为主的许多城市中,可供建新房的地皮已几乎完全用光,而购房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以伦敦为例,不仅当地的潜在购房人员增加,外国人到伦敦置业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另外由于经济因素,预计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利率不会有太大的上升,这更为贷款买房和养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他认为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活跃。英国德勤公司经济顾问布特尔预测,尽管英国消费市场已经出现弱势趋势,今年英国房价仍会有20%的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