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选股仍是首选

宏观预期与政策博弈是影响今年市场化估值的最重要因素。在第一阶段,宏观预期陷入悲观、政策博弈也陷入迷惘的时候,市场也将进入最坏的时刻。而在第二阶段,当政策博弈逐步走向明朗,宏观预期仍然不振的时候,市场将进入震荡筑底的阶段。在第三阶段,当政策博弈和宏观预期全部走向乐观的时候,市场也将迎来真正的重大转机。从目前情况来看,笔者倾向于当前市场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尽管政策博弈初现转机,但市场距离真正的转折期仍然存在一定的时空差距。

王者归来有待时机    从投资选择上来说,2003~2005年的投资主题是价值发现。应该说,在宏观经济上升期间,这种“景气捕捉模式”存在较大的价值发现空间。但是,在目前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上游压制下游,下游不堪重负”的临界点上,上下游利润关系可能出现“俱损”的背景下,“景气捕捉模式”的选股难度已经大幅度增加。

    在当前市场的第一阶段及未来的第二阶段,以政策博弈为主流的“长线防御选股模式”有望逐步升温,而只有到了第二阶段末期及第三阶段期间,以“景气捕捉”为主流的“成长选股模式”才有望重现王者归来的气势。

选择“三低超跌股”    首先,投资者需要战略关注“长线防御选股模式”的逐渐升温。所谓“长线防御选股模式”,就是在宏观预期悲观,政策博弈可能率先趋于乐观的时候,重点选择那些处于周期低谷、股价低谷、业绩低谷的“三低超跌股”; 选择那些具备持续现金分红能力,稳定派息率超过预期存款利率的“高派息股票”; 选择那些资产显著升值,重置成本上升,在全流通阶段资产价值流动性提高的“Q股票”; 选择那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具备长远发展战略,较少可能侵占公众股股东利益,存在较大利益补偿的“形象股票”。

    其次,以“景气捕捉”为主流的“成长选股模式”仍然存在个股机会。根据一般经济周期理论,判断上一轮周期是否结束,新一轮周期是否重新开始的重要标志,将主要集中在上游煤电油运是否出现全面缓解。

    从目前情况来看,铁矿石、有色金属、煤炭、石油、航运、房地产等价格仍然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高位,这预示着未来的宏观调控仍然不会结束,反而会进一步趋紧。从历史来看,1993~1994年是一个不严格的类比阶段,“景气捕捉式”选股难度将不断增加,“景气追踪”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在投资者追寻完了“上游的上游”和“成本转嫁的中下游”投资机会之后,前期增长行业的风险暴露正在加大。

    总体来看,建议在当前的市场阶段,投资者需要在宏观预期与政策博弈之间进行合理的策略取舍。在政策预期出现新变局下,如果能够找到那些具备明显长线防御底线的股票,为什么还要紧紧抱住那些业绩增速减缓的股票不放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