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房价飙升遭警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英国的房地产价格涨幅达到惊人的25%。虽然也有不少人乐观推测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活跃,但今年3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英国持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发出了警告,认为英国可能会面临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危险。

    今年3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英国持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发出了警告,认为英国可能会面临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危险。在此之前,英国最大的房屋按揭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的年度报告表明: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房地产价格上涨了23%,而根据英国全国建筑协会的统计结果,这一升幅更超过了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呼吁:英国当局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警惕。

房价升得快,有人喜有人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房产价格年均升幅都超过8%,尤其是伦敦市中心的房价在过去8年内升值了180%。
    面对如此迅速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市场上反应不一。在投资银行供职的Sam多年前便断定房地产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尽管1997年时生活比较拮据,他还是咬咬牙以18万英镑在伦敦购买了一幢两层的独立楼房。这项投资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回报。据代理商评估,他买的这幢房子时价已经升到了30万英镑左右。Sam把当年买房的行为视为自己“最英明的决策”。
    但与他同行的Jack此时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根据自己掌握的金融信息,Jack认定这两年英国房价明显过高,这场“泡沫”迟早要破灭,所以在购置房产的时候他再三思量,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做出买房决定,而是选择了继续租房。但不断上涨的房价让房东们蠢蠢欲动,给租房居住者带来了一些麻烦。去年圣诞节期间,Jack的房东就打算出售房子,害得他不得不忙于寻找新的住处,连过节也不得安宁。
    没买房子的人有这种担心,而即使是拥有房产的一些业主,对于日益攀高的房价也表现出自己的忧虑。在旅行社做司机的Paul以前就有一幢住房,前两年又举债新买了一处房产,2001年房价已经增长了20%,2002年升得更高。他非常担心万一房地产“泡沫”破了,不但影响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更会直接导致自己还不起贷款,“千万不能再高了!”他屡屡在心里祈祷。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已经过热的房价如果继续飙升,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福音。“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市场上涨到离谱的程度而不出现严重下跌的,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预测公司Decision Economics Inc.的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艾伦·斯奈说,“资产价格不会永远上升的。”

政府推动、银行支持  房价涨不停
    在英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很旺盛,拥有房产的人接近70%。社会上层阶级的家庭不仅在城市拥有豪华住房,还有供假期小住的别墅。而中产阶级的家庭基本上都有楼房或高级公寓;一些中高级的公寓楼和政府公房,则为不同层次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居所,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家庭会住在连体小楼或是高屋顶、带阁楼的大房子,大多独门独户。余下的30%的居民选择租赁住房。
    房地产市场如此兴旺,源头可追溯到当年撒切尔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从1980年开始,配合对经济实行大规模私有化的宏观政策,原先由政府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公房被纳入了私有化范畴。当年修改的《住房法》规定:凡租住公房的住户有权优先、优惠购买其所住的公房,即“优先购买权”政策。条款规定:租住公房的住户,住满两年后即有权以优惠折扣价格购买所住的公房。优惠折扣起点为房价的30%,居住两年后,每超过一年再减房价的1%,住30年公房的房客则可以60%的优惠折扣购房,但优惠折扣最大不超过房价的60%。居住条件相对较差的公寓式套房,买房折扣更大。另外,公房购买人还可申请购买一套住房的部分产权,其余部分仍然租用,等收入增加后再买下整套住房。历届政府鼓励买房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租户购买公房,是英国居民住房自有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除了相关政策的刺激,住宅金融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各地有众多的住房信贷合作社,为参加住房信贷储蓄的居民提供贷款,目前已改为住房信贷银行,可以从事多种银行业务。购房者通常可贷到房价90%的购房款,有的还能贷到100%的购房款;还款期一般为20年到25年,还款方式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在还本付息期间,如申请抵押贷款的购房者发生失业等特殊情况而不能按时付款时,银行并不会以处置抵押房产为主要手段,一般都给予一定的还款宽限期,在此期限内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另外,政府和银行都提倡贷款者在贷款的同时购买贷款保险,以保证还款期间贷款者的收入发生大的变化、暂无还款能力时,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居民还款。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