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其事的肖像陈丹青 现代人拍照太容易了,不必摄影师,彼此随时拍,拍了随时发,手机藏着各种美颜软件,最流行是自拍,去年有位粉丝不由分说拉着我,拍完一看,我变成剥了壳的茶叶蛋。 如今的彩色婚纱照,好难看,黑白婚纱照那才叫好看。那种好看来自神秘的理由:黑白。此外,还有一个具体的理由,就是:郑重其事。 照相馆时代结束了。大家发现了吗:初期摄影史的人像都是发呆的、严肃的,因为曝光太慢了,照相师、拍照人,个个郑重其事。古人画肖像,郑重其事一百倍,为什么呢,因为几百年、上千年前画幅肖像非常非常麻烦,因此,非常非常郑重,换句话说,那是件神圣的事。 埃及坟墓出土的《法尤姆肖像》(图1-图4),距今1900年上下,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肖像画,每一幅咄咄逼人,你看了会有点害怕,可是伦勃朗和委拉斯贵兹也无法超越《法尤姆肖像》,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做事,年代越早,越是神乎其神,越是郑重其事,何况那件事有关人类自己的脸。 《局部》第一季第六集讲到,古代绘画几乎都是订件,没有自由创作这回事。照本雅明的说法,贵族肖像是权力和财产的证明书。这是马克思的观念,有道理吗?有道理的。平头百姓哪有资格请人画肖像?当年英国亨利八世没儿子,一个接一个找对象,各国皇家女纷纷应征,事先画成精细的肖像给他选。谁来画呢?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德国画家荷尔拜因。 法尤姆肖像的话题太大,以后专门讲。今天先讲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欧洲馆的三对夫妻肖像,作者是超级大腕,我们先从年代最晚的看起吧。 这是安格尔为一对贵族夫妻画的肖像(图5,图6)。大家也许知道,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公开叫板,德拉克罗瓦要走向浪漫主义,安格尔要回到拉斐尔。现在两位冤家的画挂在一个房间,诸位自己选择:喜欢他,还是喜欢德拉克罗瓦。 刻意古典的安格尔为了追求他心目中的拉斐尔,成了变形画家:女人身姿的种种弧线、斜度,都被悄悄拉长了、扭曲了。这个墙角挂着他为《土耳其宫女》画的单色草稿,过分修长的裸女背部引起很多考证和争论:脊椎和尾椎到底多少节? 不管多少节,轮到为富豪画肖像,既要美化,又要画得像,安格尔的变形收敛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办过安格尔肖像专展,非常厉害。要论肖像画的经典性,他可能是最后一位极度认真的订件画家。 自古皇亲国戚的肖像画有一大看点:盛装。安格尔描绘盛装图案时,完全忘了拉斐尔,半自觉进入现代美学,没有宗教感,没有人文主义。请看下半截的富丽图案,丝丝入扣,绚丽而沉默,他描绘的图案,他的图案描绘,变成不动声色的形式。有本画册叫作《安格尔与面料》,面料,是服务贵族的一大行业,画册里全是安格尔肖像画的盛装局部图像,好看极了。 知道吗,今日中国富豪装修豪宅,窗帘啊,衬布啊,靠垫啊,专门到英法德意家族经营的高级面料公司进货。如今欧洲不景气,好可怜,豪华面料业江河日下,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区对面有一家福建人开的面料店,老板自豪地告诉我,下一步,就是收购意大利老家族的面料企业。 好,再来荷兰馆看看这两枚圆形夫妻肖像(图7,图8)。谁画的呢,我顶喜欢的哈尔斯。《局部》第一季讲过,哈尔斯隶属阿姆斯特丹画家行业工会,订件肖像大王,一辈子不知画过多少殷实人家的爷爷奶奶、儿子孙子。这是我见过他订件中格外精美的一对。处处手到擒来,简直是在方寸之间炫技,却又浸透荷兰绘画的朴素感。这俩老头老太,正是当年阿姆斯特丹辛勤致富的民间企业家。 欧洲16、17世纪流行小小的圆形肖像画(图9,图10),画在铁板上,配上小镜框和小金链,揣在怀里。那时的荷兰人就像现在的温州人、福建人,到处跨海跑生意,出门在外,想老婆想孩子,就取出来看看—看,我也买过两枚圆形肖像,画中人是有钱的小少爷,只是无名画家到底比不过哈尔斯。可是你仔细看看,画功了得,可见当时多少技艺高超的匠人为企业家们服务啊。好了,最后我们来看15世纪比利时画家汉斯·梅姆林。文艺复兴时期,南欧、北欧,各有各的厉害,比利时、荷兰早先属于一个地区,叫作尼德兰,尼德兰绘画单是出了天才的凡·艾克和梅姆林,就已光芒万丈!这两幅小型肖像画是北欧绘画的珠玉之作(图11,图12),面对珠玉,语言没有用的,三对夫妻肖像,我以为这一对最最神妙,简直超凡入圣,结果呢,超圣入凡。我想说,这也是梅姆林对自己伟大规范的一时偏离。 15世纪南北欧绘画的主旋律,还是圣经主题,肖像画是副业。梅姆林一画肖像,目光、意识,解放了,笔下出现活人的真气。这对夫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驻比利时的银行家,等于跨国金融界人士,又是信徒,那时不少肖像是三联画,左右的夫妇双手合十,对中间的圣经画虔敬礼拜。现在圣经画面遗失了,就剩这对夫妇像,反倒成全了肖像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