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绘同源:聚焦中国古代艺术中“屏”与“画”的共生

    在发起该研究项目的时候,我已经考虑到它不仅是“画屏”展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将为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提供一组具有明确研讨对象的专题文章。作为一个学者型策展人,我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短期的专题展览(这是任何专题展览无法避免的命运)和长期的学术研究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我当时就已计划在展览之后将这些文章结册出版,也把这个想法与苏州博物馆领导进行了交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此后,这个计划又进一步得到上海书画出版社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将之化成现实。在此我向苏州博物馆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特别是徐可和吴蔚两位编辑致以深厚的谢意。

    本书的特点是把“画屏”这一主题有意识地扩充,聚焦于“屏”与“画”的共生,从更广的角度看,也就是“物”与“绘”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长期关系。针对这一关系,书中文章从屏风和画屏两个角度对实物和文献材料进行了广泛地搜集和发掘,对新发现的考古材料给予了特殊重视并进行了美术史研究中的有效运用,更使得这组文章有别于把屏风作为一种陈设物件的鉴赏式写作。

    最后,我希望说明的一点是:屏风和画屏在中国持续发展了三千年之久,是一个极为丰富而复杂的历史现象。它们在每一时期都有新的样式和概念出现,至近现代更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媒介。这本小书仅是对其古代历史发展做一宏观勾陈,而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屏风种类,涵盖各个时代的复杂情况。本书的目的是引出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研究,促进对中国美术独特性和丰富性的进一步发掘。

                                    巫鸿    
                                    2020年9月5日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