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各大投资市场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动产投资的大时代,这一时代的产生与利率、经济周期以及其它投资市场的变化不无关联。但值得我们投资者关注的是,当前的不动产投资并非简单的狂热投机,而是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向纵深发展,这就要我们对它进行更多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不动产投资热得发烫 不动产投资很热,热得有些发烫,也撩得许多人的心痒痒的。从2001年初开始,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使得很多人都跃跃欲试投入其中,希望可以从火热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排队抢购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已成了遥远的回忆,但如今,这一幕又显现在了我们面前。从去年开始,申城各处开始出现了一队队的等候长龙,他们不是为了别的,而是等待着去夺一套他们中意的房子,好在楼市中也可以抢点钱。 据说有一位房地产公司销售部的负责人,他发现自家公司造的房子有着不小的升值潜力,于是暗渡陈仓,私底下以付订金的方式预订了几十套房子,后来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房子每平方米都涨了一千多元。然后他再把这些房子慢慢转手,一些苦于买不到房子的购房者终于了了他们的心愿,而这位负责人却也有了几百万元入账。 记者的一位朋友顾钧以13万元购买了打浦桥地区的一套二手房,想不到区政府规划出台,他的房子就在规划中的绿地附近,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这套房子一下子升值不少,超过了50%。他对记者说:“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是托了那块绿地的福,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却也帮了我大忙。我现在想再投资几套二手房用来出租,肯定会有不少收益。” “你买房了没有?”这句话现在成了时下上海人最时髦的一句问候语。除了自住之外,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把购买房产作为一项投资。据统计,目前以投资为目的的买房者已占到了购房总人数的15%以上;另有一项调查表明,在有些楼盘中这些投资者已达到了30%的比例。当然,前面那位房地产公司销售负责人的做法还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的的确确,投资不动产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以下的一些数字或许更能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记者从上海统计局获得的资料显示,2001年上海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68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竣工面积1758.01万平方米,增长7%。整个市场也日趋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7.91万平方米,增长14%。在商品房销售面积中,个人购房比重已达96.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存量房交易持续攀高,全年成交过户面积1422.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43.91万平方米,增长82.7%。房屋租赁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商品房出租面积494.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9%。 回顾2001年申城房价,总体保持在稳中趋升、升势强劲的态势中运作。中房上海指数的走势显示,年初1、2月份上涨最少为1点,年中6、7月份上涨最多为11点,金秋10月的长假效应使房市再度热闹,指数又上涨11点,总体呈缓升 -强升-再缓升的态势。2001年中房上海综合指数共上升65点,升幅为9.1%,月平均上升5.4点,月平均升幅0.76%,创下新纪录,年末指数达到777点。
多种因素催生房市升温 这波不动产投资热潮,虽然来得较为突然,但它的生成却也自有缘由。 从去年各大投资市场的表现来看,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2001年度上海证券市场成交额4.41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股票成交额2.2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7.6%,而上证指数则从2000年末的2073点下跌到了2001年末的1645点,下跌了20.6%;收藏品市场虽然在5月份曾出现过些许热点,但总体却是步履维艰;同样,期货市场也是波澜不兴。各路投资市场的萧条使滚滚热钱流入了房地产市场,使其成了一个资金角逐搏杀的场所。 央行的多次降息又是一个催化剂,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已7次降低利率的基础上,再次降息,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8%(扣除利息税后为1.584%)。利率的下调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它使得投资房地产显得更为有利可图,而它所激起的阵阵浪花,也使得更多的投资者为之心动。 购房者这样盘算着:“此次利率下调,1至5年的按揭贷款利率由原来的5.31%调整为4.77%,而6至30年则由5.58%调整为5.04%,这使我们的购房成本有了降低。”房地产开发商也乐开了怀:“利率下调使我们的财务费用进一步降低,投资房地产的热情有了提高。”投资者更是觉得有利可图:“降息使国债利率等也出现了同步下调,投资不动产的相对回报率有所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