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不幸生在匈牙利

  赫拉巴尔之书》说的是一个中年女人怀孕的故事,怀孕而且中年,总是悲惨的,尽管连上帝都荒诞地爱上她,为她学唱爵士乐。而《一个女人》由97首缠绵悱恻的“咏叹调”组成,体现了男人对女人绵绵无尽的爱恋。尽管如此,本文依旧介绍《赫拉巴尔之书》,因为它是最近出版而且最值得细读,还因为它与中国血肉相怜——一个匈牙利作家20年前的作品,写着当下的中国。

  从伯爵到告密者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来自罗马尼亚的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既表彰了德语文学对“社会主义人生”的深邃思考,也再次呈现了东欧文学的繁荣景象。和赫塔·米勒一样,艾斯特哈兹·彼得也来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在中国的知名度,除了中国史上的匈奴(匈牙利是受汉武帝压迫而西迁的匈奴人后裔。匈牙利的姓名也如中国,姓在前名在后),还有着名的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以及“裴多菲俱乐部”——1956年,一群匈牙利知识分子组成裴多菲俱乐部谈论时政,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后被苏联出兵镇压,这就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匈牙利事件”。“裴多菲俱乐部”和匈牙利事件,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反右运动”。

  “匈牙利事件”发生的时候,艾斯特哈兹·彼得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这一事件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在那一年,他的父亲、末代伯爵艾斯特哈兹·马哈什带领全家从流放地归来,回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艾斯特哈兹这个姓氏,是欧洲史上延续将近千年的贵族姓氏,意为“黄昏的星辰”。作家这一支系,世代承袭伯爵封号(另一支系承袭公爵封号),据说曾在中欧拥有20多座城堡和庄园。作家的曾祖父担任过奥地利皇家卫队和匈牙利皇家卫队的卫队长,曾祖母则是法国公主;祖父担任过匈牙利总理。二战结束,匈牙利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艾斯特哈兹家族的财产被充公,一家人被赶出城市,流放到农村种瓜,直到“匈牙利事件”爆发,方回到首都布达佩斯。

  帝国兴衰和家族记忆,是艾斯特哈兹的背负,也成为他的文学财富。2000年,艾斯特哈兹出版了长篇小说《天堂的和谐》。这部小说,总体来说是一部“恋父之作”,通过对国家、家族、个人命运的回忆,艾斯特哈兹塑造了一个屡遭迫害、颠簸不倒的“骑士”父亲:“我的父亲,是位黑衣骑士,披着黑色铠甲,站在地狱城堡门口。”然而,命运的吊诡在于,恶总躲在美的背后,在美完成的那一刻探出脑袋。就在艾斯特哈兹写完《天堂的和谐》时,匈牙利公开了一部分共产党执政时期的秘密档案,艾斯特哈兹获得了父亲的档案,厚厚三大文件夹的告密信,“索引总计一百五十条,三百七十五页”。他的末代伯爵父亲在匈牙利事件后的1957年3月起,开始充当安全部门的情报员。“看到他的手迹,我那么喜爱的字体,感到针扎似的刺痛。”因为小说中的父亲不真实,艾斯特哈兹企图追回《天堂的和谐》,遭到出版社拒绝。两年后,根据父亲的告密档案,艾斯特哈兹出版了小说《修订版》,一部“弑父之作”。这两部“直面惨淡人生”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在欧洲的文学声誉,2004年,艾斯特哈兹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获得该奖的作家帕慕克、凯尔泰斯·伊姆雷、耶利内克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艾斯特哈兹也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从布达佩斯到中国

  2009年,赫塔·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中详细回忆了罗马尼亚的秘密警察企图“招募”她的过程;也在2009年,章诒和着文揭露黄苗子告密聂绀弩,在中国文化界沸沸扬扬,紧接着又爆出冯亦代告密事件。中国人的道德感具有弹性,有人为黄苗子辩护,有人指责章诒和不厚道,对于赫塔·米勒的不依不饶和艾斯特哈兹的痛不欲生,可能很难理解。告密与监视,也是艾斯特哈兹的《赫拉巴尔之书》详细描写的生活细节。小说中,上帝派遣到人间看护女主人公安娜的天使,就被安娜误认为秘密警察。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