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状况来说:全国图书销售码洋的总量突破2000亿,国有是1200亿,净收入只有500亿;民营收入将近300亿,由于民营经济的统计是估数,实际上民营所占的量可能会更大一些。
从社会影响来说:民营书店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前不久公示的中国政府奖,民营图书发行企业也榜上有名——哈尔滨的学府书店;民营企业家中,湖南天宇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鸿,是50个中国政府奖的得奖个人之一。
从社会公益事业来说:民营图书发行企业在地方做出的贡献很大,扶贫助学、支援农家书屋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像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将捐资500万元在全省建300个农家书屋,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一次性向全省112个农家书屋捐赠法律类图书价值100万码洋。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30年,民营图书发行企业也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地表明这支队伍是中国发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病理说明
资源匮乏发展不畅
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池的观点最能代表民营“病人”的苦衷,孙池谈到目前民营图书发行业处境艰难,关键是资源越来越匮乏,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当然也包括政府所支持的资源,这一资源越来越匮乏,所能获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特别是实体书店更明显,2007年总体的趋势是一个“涨”字,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租价格不断上涨。可能今天谈好的房租是每年30万元,而明天再来价格又涨了,一年内房价可以上涨三四次。5年前签约的价格一翻就是3倍,房租的上涨给企业用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民营企业也希望给员工更好的待遇,但常常是有其心而无其力。此外,《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给民营书业带来了双重压力。“我想发展自己的品牌,但品牌发展需要资源。我们对员工、对房东、对消费者、对经销商都要讲诚信。在整个资源上,在整个产业链上我们能够得到的资源却是不断高涨的分配。”孙池坦言。
孙池继续表示:“行业人才的缺乏。我们民营企业按照我们所利用的产业人才,大部分是属于热爱图书、热爱出版和热爱文化产业的人。目前民营书业面临的变革,是到了面临更多的产业转型和企业旗帜,来互换企业家的时候。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事实上很多的民营书业缺乏的是专业的企业人才和专业的企业家来经营企业。可是目前民营的产业链和其他的产业相比,市场相对落后,包括产业所拥有的盈利性都使得民营企业没有能力网罗到合适的人才。目前民营书业真的是非常希望一些非出版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投入到产业中,而文化产业能够给他们更大的发展平台,吸引他们的投入,实际上是代表了目前整个出版发行业界的人力资源的匮乏。这种人力资源的匮乏带给民营的生存状况是,我们看到并不是很多人暴富起来,而是很多人不断的倒下。”
治疗处方
民营书业生存空间何在
处方一:专而特。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庆国旗帜鲜明地指出,对于民营书业来说,有特色的专业书店、网上书店、专业区域批发商是其发展的方向。民营书业要“活下来”并继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定位,也就是能做什么的问题;找准定位后,应该朝着“做专、做特色”的方向发展,只有坚持从专做起才有出路,才能继续发展。孙庆国建议大多数的民营从业者不要期望值过高,要踏踏实实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做代理、特色和服务:选品种代理包销的精品书批发商,从出版社的众多图书选题中选择适销对路的部分品种代理包销。这是近年来有些批发商的运行模式,其用意是选择快货、批量包销可以获得优惠的折扣,相对利益有保证。以往大多数二级批发商从事的批发分销业务也多选择此种模式。专业图书批发分销公司,可以是批发与直销兼营,可以服务于专业书店,也可以直接向固定终端用户如图书馆、学校、团体、专业人士供货。专业的网上书店将是完成此项任务最便捷的渠道。此外,要提供专业化的零售店服务,要从宏观上把握图书市场状况及流行趋势,全面了解图书出版信息,进行切合实际的研究分析,准确地为所服务的零售店选择合适的图书品种及数量,通过快捷的服务手段,满足零售店的需要。
处方二:小而美。“兼顾网上营销应该是未来民营书店的发展方向”,中国发行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徐智明结合自己经营的龙之媒广告书店介绍,现代年轻人的信息接受和消费方式已经改变了,民营书店只能顺应他们的改变。因此,龙之媒确定了书店读者主要是20岁到25岁年轻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