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时的发展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要关注其长期的积累。
民营书业有自身的劣势。人才、管理方面的劣势是其多年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人才的相对匮乏以及自身管理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民营书业企业的发展速度。民营书业需要对行业有宏观把握并且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经理人;另外,目前图书的低定价本身并不利于民营书业,特别是民营书店的发展。低定价意味着低利润,在房屋租金、人员工资等成本不断上升的状态下,低利润很难支持民营书店的生存。
2008年对民营书业来说是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民营书业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链的问题。首先,民营书业在其发展中,本来就存在缺少资金的问题,况且传统书业企业很难进行融资;其次,在这一年中有很多事件对企业的资金循环产生了影响。比如,纸价的攀升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如缺少周转资金则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又如,北京奥运会分散了公众的注意力,图书销售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回流。这都是影响企业资金链的因素,而一旦正常的资金循环被打乱,甚至企业资金链断裂,就会对民营书业企业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制约。
可以说,在2008年民营书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但这种萎缩不一定就是坏事。“萎缩”虽然让民营书业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但也对民营书业中的投机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由于以往书业“门槛”较低,导致投机行为屡见不鲜;在当前“萎缩”的情况下,投机行为大大减少了,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会在这种“萎缩”的形势下蓄势待发,真正志在文化的书业企业就会在这种条件下脱颖而出。要脱颖而出,就要在某些方面具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民营书业企业虽然有很多先天不足的劣势,但是也具备国有出版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非常灵活的机制。一方面,由于民营书业就是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道路上成长起来的,成熟的民营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和洞察力都是非常独到的;另一方面,民营书业企业在机制方面非常灵活,可以适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进行自身的调整,在用人和管理方面创新的空间也非常大,可以说“船小好掉头”是对其机制灵活的最好描述。这些优势甚至是很多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
我个人认为,“专精化”应该是民营书业发展的方向,做到专、精就要做到扬长避短。一方面,民营书业应该突出企业“船小好掉头”的灵活,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保证机制的灵活,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要“扬长”,即把自己最专业、最拿手的方面做强、做深,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上的大,这样才有能力和可能拓展市场。可以说,这种专精正是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也是一家企业不能被替代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