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政策走向、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使民营书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特别是2008年以来,伴随纸张价格上涨、印刷成本增加、教材教辅政策形势剧变以及房租不断上涨、网络迅猛发展、国有书店强势出击等多重压力,民营书业无法走入真正的春天。有业内人士预言,2008年的民营书业必将是个调整年,甚至淘汰年。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的民营书业在不断地调整中,呈现渠道加速整合、管理趋向精细、人才面临瓶颈、产品整体萎缩、零售生死有劫等五大走向。
渠道:整合加速
一直以来,民营教辅发行主要有三条渠道,即依托新华书店、借助民营力量、直接面对终端学校的系统直销。其中,传统教辅分销渠道以民营力量为主,层级为总发公司——二级代理(省级批发)——三级代理(地市级批发)——四级零售(县级零售店)——终端用户。随着课改省份的增加,地方性高考方案的实施,分省命题、区域化带来了新的问题,一统天下的教辅早就风光不再,竞争已进入市场细分阶段,细化品种、细化渠道、细化政策成为民营教辅书业的经营手段,而销售渠道的整合优化尤为重要。近来不少民营教辅公司开始整合渠道,渠道功能将由单一的流通功能转化为集流通、产品推广、信息采集、个性服务于一体的多种功能,供应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也正由松散向紧密合作转变。有业内人士预测,渠道将由目前的“诸侯割据”发展到“寡头垄断”。
一些拥有产品和经营规模优势的策划发行商,将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策略与渠道整合相结合,形成本企业特色。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认为,2008年,教辅销售渠道的最大变化应是网络下沉所带来的精细化操作。总发商缺乏对分销渠道的把握能力,分销商不具备对品牌的运作能力,显示出对终端控制的无力。针对这些问题,世纪天鸿发挥二级代理的物流作用,把关注点转移到其辐射的三级、四级终端网络,把一些销售政策、激励措施,贯彻到三四级网络,拉动渠道末梢的营销。他们认为,网络下沉关注营销末梢应该是2008年的发展趋势。北京曲一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前是新华、民营、直营三个渠道分开做,去年底,该公司成立了北京五三金典图书有限公司,将所有渠道整合在一起。因为新课标后,分省命题范围扩大,教辅地方版本化,某个版本的教辅再分三个渠道运作,成本和退货风险均会加大。
管理:趋向精细
目前民营书业公司的管理整体来看尚欠规范,最大的问题就是高投入低产出。怎样才能把风险降低并实现利润与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公司的运营管理,管理的层级包括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模版管理、企业文化管理。
当前大多民营书业企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表现为:内部管理虽然有制度与流程,但执行不彻底或根本未执行;战略目标不清晰甚至没有战略目标;把战术层面的东西混同于战略;随意性强,没有团队建设等等。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白热化,民营公司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浮出水面。于是一些公司开始关注企业管理的升级问题。山东海澜天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2008年定为“管理年”,狠抓“产品质量管理,销售渠道管理,客服质量管理”,着力点在于“例外管理与预见性管理”。他们认为,公司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与草创阶段不同,如今应是考虑强者如何愈强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组织变化速度不低于外部变化速度,甚至要高于外部变化速度。所以他们大胆放手约定俗成的管理事宜,将精力放在非常规管理上,实施预见性管理,逐渐扩大管理领域,深化管理层次。去年,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开始实行军事化管理——上下班时间按项目完成计算,一天中未完成的任务以书面形式交接给下一班人,使工作有序衔接,管理精细化。
人才:面临瓶颈
民营书业以家族企业居多。不可否认,民营书业在初创阶段,缺资金,底子薄,同时也很需要能吃苦耐劳又忠诚的员工,自己家族的人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据了解,几乎所有民营书业企业在初创阶段都有自己家族的人,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内部结构调整,部分家族里的人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同时一些外来员工也感觉不公平。时间一长,人才容易流失。特别是这几年,民营书业竞争残酷,退货率不断上升,纸价也不断上涨,加上国家对出版政策的调控,许多民营书商已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为了减少企业开支,降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似乎是理所当然,于是员工也会选择跳槽或辞职。现在不少民营书业公司都在招兵买马,可见对人才的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