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热腾腾 五光十色炫人眼

今年,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交易行为开始集中暴露,并引发市场地震。9月9日,坚守5年的1300点关口无声而破,市场陷入低迷气氛之中。随后,管理层陆续出台券商发债、券商创新等新措施,到年底,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股东分类表决制度也开始实施。但市场似乎无动于衷,仍在1300点关口徘徊。对于股票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进展。

    低迷的股市让投资者亏损累累,有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投资者在今年的行情中是亏损的,股市今年成为投资者的伤心地。一位股民总结出一句有意思的话,2004年炒股的代名词是丢人。为什么?德隆倒了,坐庄丢人; QFII赔了,投资丢人; ST出仙股了,投机丢人; 基金亏损,券商困难,机构丢人; 证券分析师受人尊敬程度倒数第一,专家丢人。因此,“奉劝各位,出门千万别说你是做股票的,哪怕说你是卖茶叶蛋的也好,劳动最光荣呀”。

    股评人士应健中也说: “股票是不好玩了,证券行当也难玩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市场好人都走了,坏人都溜了,剩下来的人要么是傻瓜,要么就是“既不是好人,又不是坏人的庸人”。

    股市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货币市场基金一枝独秀    做股票“丢人”,存款储蓄是负利率,那还能找到安全性、收益性兼顾的理财产品吗?理财专家建议,可以用货币市场基金来替代储蓄,让专家替你理财。

   2003年开放式基金业绩普遍跑赢大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2004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成立更是火了一把,有单只基金募集规模超百亿份。可以想象,有多少投资者伸长脖子盼着投资基金能赚钱。哪想到,希望越大,失望也大。这些规模庞大的基金,在股市高位建仓,随着股市的下跌,基金净值也跌到了面值以下。投资基金也亏损,难道就没有保本的投资方式了吗?

    货币市场基金脱颖而出成为2004年基金市场的一大亮点。从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的规模增长就可清晰看到,货币市场基金如今已赢得投资者的认同。今年3月该基金成立时的规模为80.49亿份,三季度结束,该基金规模达112.68亿份,11月初,该基金规模率先超过150亿份,12月,该基金即以205.4亿份的规模再创新高,也成为我国首个规模超过200亿份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不投资股票,而投资于短期债券、央行票据等货币市场工具,因此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稳定。目前货币市场的年收益率在3%左右,超过银行同期存款收益。并且货币市场基金免申购、赎回费和免缴利息税。好产品总会受到青睐。

    基金市场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深证所推出了LOF基金、上证所也有ETF基金跟进。前者是基金交易方式的创新,开放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的,投资者能更方便买卖基金。后者是产品创新,是上市的指数型基金,投资者买了ETF,“赚了指数就赚钱”,而不必太费心地去研究上市公司。

人民币理财产品欲争夺市场    银行看到货币市场基金受欢迎,自然也眼红了。9月,光大银行率先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随后又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跟进,试图与货币市场基金争夺市场。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头戴银行信誉的光环,并承诺比同期储蓄利率高的保底收益,吸引了很多储户的加入。此后有消息称,银监会发布有关文件要求,一切金融交易应遵守诚信原则,依法进行,金融机构代客理财业务不得承诺保底收益,更不能承诺固定收益,它只能有一个预期收益,而风险当由投资者自负。银行等金融机构须在其所有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投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公告。

    可以预计,人民币理财产品将向规范化发展,投资者选择面也拓宽了。

美元贬值未到头    2004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美元汇率却持续下跌。美元走低搅乱了国际汇市。作为国际基础货币,全球汇市长期随美元升贬而波动。此次风波始于2002年初,布什政府借贸易逆差顺势推低美元,以“汇率应由市场决定”实施弱势美元政策,意在通过美元贬值,让世界承担其“双赤字”风险。可以说,美国的“双赤字”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影响因素。

    今年以来,在全球主要外汇市场,美元兑欧元贬值幅度超过13%。如果将过去3年的市场变化考虑在内,美元兑欧元的贬值幅度累计已超过40%。美元兑日元自10月7日开始一路下滑,反弹乏力。从10月7日收盘价1美元兑111.13日元跌到了12月6日收盘价1美元兑102.13日元。美元汇率虽有反弹,但贬值趋势还可能会继续。不知在此番美元下跌中有多少汇市的投资者是赚够了收益?
   
黄金投资吸引力增强    黄金向来是和美元玩“跷跷板”的。在今年国际黄金市场中,美元下跌几乎成为金价上涨的主要风向标。国际金价以美元来计算,美元走软使黄金在非美国投资者面前变得更加便宜,海外投资者把黄金当作了避难所。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