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影响2004音像版费 今年的音像版权交易纪录平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剧作仍然缺乏。在影视剧的音像版权交易中,产品的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一部为市场所认可的产品,即使是在“版费看涨”的有利环境中,也不可能卖出好的价钱来。今年《十面埋伏》音像版权的“走低”,固然有操作方面的许多因素,但也与部分影视观众以及媒体对该片并不看好不无关系。
另一个与版权交易以及版费走向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是上市时间。为保护版权人的权益,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国外影视剧的音像版权一般在影片供应两个月后才上市,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行规。国内影视界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在竭尽全力地致力于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秩序,2003年年底的《北京宣言》提出了“影片必须在放映15天之后,其音像产品才能上市”的要求,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这些努力无疑是积极的,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它的实施对制片方来说,却又意味着背负巨大的风险与压力。要想保证票房总额的最大化,恐怕音像版费方面就不得不作出“牺牲”。
音像发行商致力于降低版费的努力也影响着今年的版权交易。为了有效地抑制“版费虚高”问题,内地部分有影响力的音像发行商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沟通、进行了协调。在这方面,广东联合传媒公司的成立具有代表性,该公司由广东几家较有实力的发行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一则为联合打击盗版,一则则是要避免“基于恶性竞争而出现的版费虚高”。
再有就是音像公司自身面临的诸多挑战。今年除了盗版问题,给各大音像公司带来巨大压力的则是“压缩碟”的问题。现在的一张压缩碟片可以装下原本需要四五张甚至近十张碟片才能装下的影视内容,而其价格却与一般碟片相差无几,如此一来,花费巨额资金购进版权的音像公司,它们所制作的一般碟片根本无法与这些压缩碟竞争。这些压缩碟的出现给原本就不甚稳定的音像公司带来巨大的冲击,影响到音像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影响到了今年的音像版权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