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能起多大作用 简单的说,税收是一种强制性调节收入的方法。从税收诞生的那一天起,任何一个政府从来只是强调公民要依法纳税,却从未有过任何经济上的理由。税收有基本的三大作用:一是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三是协调社会利益分配的手段。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小布什对于减税的逻辑是:税率降低,增加退税,美国人手中可以支配的收入就会增加,势必会扩大消费,于是生产相应扩大,从而创造新的空缺职位,失业问题和经济问题迎刃而解。由此,小布什认为如果减税的数额越大,对经济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7260亿美元的减税额就势在必行。这种“单边主义”的思想又一次出现在小布什的国内经济政策中,着实让许多经济学家,国内反对派以及部分共和党人着急。 一方面,减税确实无可厚非。美国税制的烦琐和繁重是出了名的,美国凡有工作的纳税人都要缴联邦所得税、社会安全税、州所得税、销售税、电话使用税、遗产税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联邦所得税。经过无数次修订才建立起来的美国联邦所得税制度,无论在平民百姓还是专家学者看来却是一个相当糟糕的税制。联邦税法极其烦琐,以1994年版本为例,它共有205章,1564节,共两大卷,厚达1400多页,而且是大开本,小字号,另外还有五大卷的联邦税则,仅前四卷就已经有6400多页,一般纳税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每年因此而耗费的成本相当惊人。按照联邦国税局的估计,每个l040(一种最常用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要用68小时的时间来填写,因此而损失的成本高达500亿美元。税制的复杂性使逃税和避税行为大行其道,上世纪80年代中期联邦国税局估计,逃税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审计总署则称,1992年财政年度国税局少收的税款高达1270亿美元。 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这些弊端都是由于联邦所得税实行的高税率带来的,高税率只会对高收入者逃税漏税避税有利,他们主张降低税率以增加税制的公平性。 但是另一方面,7260亿美元的减税额实在难以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支持。民主党人猛烈抨击该计划会使美国财政吃紧。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指出,这可能威胁美元强势,迫使海外资金撤出,从而对美国股市造成冲击。还有分析认为,布什这一计划只不过是共和党为了拉拢人心的政治手段,并没有充分考虑对联邦预算及美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在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不久前的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听证会上也表示了对布什政府的这一减税计划的担忧。 大规模的减税很可能带来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一直是美国国内遭受非议的核心问题之一。2002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一路攀升至美国GDP的6%左右。 “美利坚战车”不能停步,美国2003财年新的预算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增加国防及战争开支。2003年,美国国防拨款竟高达3980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00亿美元,增幅达15%,是21年来美国军费预算增幅最大的一次。政府开支增加伴随大规模的减税势必更大程度地减少财政收入,造成高额财政赤字损害经济。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为了财政平衡,小布什若像里根总统一样削减大部分社会支出,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儿童抚养补贴、住房津贴等,后果就很难评估了。
还是应该小心为妙 尽管现在小布什的支持率高达75%左右,但国内超过60%的人反对目前大幅度减税。在相当一批人看来,布什的减税方案,在未来的10年内将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累计高达1.82万亿美元。如此高的赤字对美国经济的远景发展势必形成严重掣肘。人们对上世纪80年代的高赤字仍记忆犹新。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上次美国经济长期低迷的一大祸首就是高赤字,如果现在再把美国推入高赤字,未来的经济很可能再蹈长期持续低迷的覆辙。 从现在美国国内对此次减税案的争论来看,问题的重点集中于减税额度,小布什计划的7260亿美元的减税额已经被众院打了个七五折,众院修改计划中的减税额是5500亿美元,而参院更是毫不留情面的打了个对折,他们修改计划中的减税额只有3500亿美元,但即使是3500亿美元也是个庞大的数字,堪称美国历史上第三大减税方案。 如果小布什若完全无视减税方案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不能在不损害大财团利益的情况下扩大减税的受益面,也可能会像他的父亲老布什那样,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总统宝座。所以,即使有战火的硝烟笼罩,即使有大垄断财团在背后撑腰,小布什在减税的问题上还是应该小心为妙。
资料链接 美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减税 第一次大规模减税是在一战结束后,由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默龙主持,最高税率从77%大幅调整至25%。这一次减税主要是针对长久以来不尽合理的高税率税制结构,实质上是一次以减税为表现形式的税制改革。减税之后是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期,历史上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虽然减税后的确出现了经济的高增长,但理论界认为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使得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和需求的扩大,才是此次国内经济空前高涨的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