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减税何以反对声浪高

  1963年,国会通过了肯尼迪总统高达1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对公司和个人所得税进行全面的削减,希望通过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来改革税赋制度,从而使得“人人都有所获”。这项法案在肯尼迪反经济衰退措施出台的后期才被提出,当时国内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政府只是希望凭借减税进一步保持其增长势头。大规模减税是众多反经济衰退政策中的一部分,虽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体带来多大的效应却没有人能说得清。
    之后,上世纪80年代上台的里根总统以保守主义的姿态出现,选择了“供应学派”的思想作为其经济政策的理论支持,倡导削减税收,扩大市场供应,从而推动经济。减税政策包括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从1981年的10月1日到1983年7月1日,33个月共减了23%,个人收入中的利息、红利等的最高税率从70%降到了50%,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投资所得税。当时“小政府大市场”的理论风行一时,他们认为资金在市场中才能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所以政府应该减少税收收入,把更多的钱留给市场自行配置,刺激经济发展。遗憾的是整个80年代,美国的经济一直未有大的起色,大规模减税的效应还是无法证实。当然也曾经有经济学家认为,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的繁荣其实是坐享里根总统减税的果实,只是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不管怎么样,减税到底能带来多大程度的经济影响,在多长时间内能反映出经济效应,大规模的减税是否比其他财政政策有更大的效果,这些都是未知数。同时,宏观经济政策有其复杂性,过大规模的减税很可能带来过高的财政赤字,更增加了政策的不确定性。无怪乎一位反对派人士说“大规模的减税是历史上最大的赌博”,其代价昂贵得惊人。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