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由广陵书社承办的第二十五届(2022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评奖会在扬州举行。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长金,江苏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孙敏,中国版协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姜小青分别致辞。华东地区18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总编办主任等出席评奖会。会议由广陵书社总编辑曾学文主持。 评奖由中国版协古工委副主任高克勤主持。本次共有18家出版社2022年度出版的134种图书参评,最终评选出2022年特等奖12种,一等奖34种,二等奖40种,古籍优秀通俗读物奖14种。 上海人民出版社共8种图书获奖。其中,《资治通鉴考异》、《宋文遗录》(上海书店)获特等奖,《学礼斋经解》、《稽古录》、《中国地方志集成·水志专辑(全26册)》(上海书店)获一等奖,《孟子章句讲疏》、《〈黑龙江驿程日录〉校注》、《家范 法言集注 太玄集注 潜虚 老子道德论述要》获二等奖。特等奖 《资治通鉴考异》(宋)司马光 撰邱居里 点校定价:248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是司马光记述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史料,通过考订鉴别史实,从而纂成信史的一部专书。《考异》是《通鉴》的辅翼之作,也是《通鉴》的直接副产品之一。它的编纂,是与《通鉴》同时间、同步骤进行的,不仅可以了解《通鉴》在编写各朝各代历史时史料的主要来源和基本依据,还能知晓《通鉴》在记述某一具体史事时根据的是哪些文献资料,还是研究司马光及其助手的考史方法和治史态度的最好依据。对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史源学和文献学史,也都具有他书无法取代的作用。 此次为《资治通鉴考异》首次单独整理出版。《考异》一书引用了大量宋及以前的各种书籍,涉及文献多达二百余种,其中很多今天已经亡佚,整理耗费精力,整理者不但精心点校,比勘不同版本,体现了很高的整理水平,同时与今存《考异》所引文献进行比对,又编制了《资治通鉴考异征引书目》,进一步提高了整理本的学术价值,更便于读者研究利用。《宋文遗录(全四册)》李伟国 编定价:118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宋文》的重要补充。编者以数十年研究为基础,广搜博采近二十年来新发现的宋代文献,从宋人文集、宋代史籍、宋元明方志、宋人法书、宋代墓志碑刻,以及新发现和新出土的文献中,采录《全宋文》未及收或已收但有较大差异之宋人文章,共计近三千篇。加以考订、校勘、标点、排序,撰写作者小传,按作者、时代和文体编排,分为一百四十一卷,近三百万字。本书所收文献部分较为稀见,是继《全宋文》之后,研究宋史和宋代文学的重要新资料。为便于检索,全书分册编目,书末附作者索引、篇名索引。一等奖 《学礼斋经解》王欣夫 编吴格 整理定价:98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清代经学昌盛,研究成果丰硕,前人已辑刊《清经解》《续清经解》等大型专科丛书,今人刘晓东、杜泽逊又汇编《清经解三编》《四编》,清人经解又成出版热门。王欣夫本人为礼学名家,其治学且旁及诸经,又勤于搜讨,凡清末民初学者未刊经学著述、已刊而流传未广者,都加以辑录抄存,循正续两《经解》的思路欲成《学礼斋经解》,可惜身前未能完成此项名山事业。今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研究员按王欣夫所拟书目,精选内容完善、版本精良者为底本,编为《学礼斋经解》。 本书采取影印方式,按照四库总目提要经部分类法编辑,共收录经学著作68种,大部分为未经刊刻的稿抄本,是继清编两《经解》与今编两《经解》后,又一部重要的清人经学著作总集。《稽古录》(宋)司马光 撰王瑞来 点校定价:138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稽古录》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之外单独撰写的另一部史学著作。上起伏羲以来,下至英宗治平四年,时间跨度远超过《资治通鉴》,且涉及本朝历史的撰写。成书以后即为世所重,《续资治通鉴长编》《九朝编年备要》《大事记题解》《通鉴地理通释》《太平治迹统类》《群书考索》《玉海》等文献均有对《稽古录》的引述。四库馆臣评价此书:“今观其诸论,于历代兴衰治乱之故,反复开陈,靡不洞中得失,洵有国有家之炯鉴,有裨于治道者甚深。”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理解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