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画刊》由近现代著名戏剧评论家潘侠风主编,半月刊,1940年4月15日在天津创刊,1945年9月15日终刊,前后历时6年,共计出版130期,是一份反映市民趣味的综合性娱乐戏剧画报,其原刊资料稀见,文献价值珍贵。
上海书店出版社为保护、传播近现代文献,弘扬传统曲艺文化,推动学术发展,现将《游艺画刊》影印出版。本文为中国近代画报研究专家周利成为《游艺画刊》影印本所作前言。

1940年4月15日,《游艺画刊》在天津创刊,社址初设单街子鸟市西华林公寓三楼,后又迁至法租界26号路绿牌电车道西头明湖春、特别一区墙子河路4号、第一区西开二经路荣兴里46号。发行人兼主编潘侠风,戏剧顾问李洪春、田瑞庭,广告主任张砚农(后由陈麟经担任)。属娱乐类画报,半月刊,每月逢1日、15日出刊,新闻纸,16开本,每册零售3角,中华邮政登记认定为第一类新闻纸,天津特别市新闻事业管理所准许备案。至1945年9月15日出刊至第十一卷第六期后终刊,时已涨价至每册零售50元,共出刊130期。
编者在创刊号《卷头语》中表明了办刊宗旨、风格特点和主要内容:“我们的《游艺画刊》是以发挥诗文戏剧之功能,评定各种艺术之价值,提倡正当的娱乐,联络同好之感情为主旨。既不谈世界之大局,又不谈国内之政治。虽卑之无高论,但注重风化,不描写风月,不涉及狎邪。选材立论惟求与游艺有关。使这小小的《游艺画刊》能普及于各级社会,一般家庭中,那便达到了我们最初的愿望了。”“游艺”有多种解释,这里为游戏、娱乐之意。
《游艺画刊》图文并茂,以文为主,以图为辅,图片多集中于封面和前两版,文中有为数不多的插图,该刊三色封面不惜重资,采用125磅的上好道林纸精印。该刊作为天津沦陷时期唯一一种娱乐类画报,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栏目众多、推陈出新。该刊以戏剧为主体,涉及电影、杂耍、文艺、金石、书画、台球、国术、象棋、词谱等多个方面。
“戏剧”栏目下设戏剧论坛、逸然轩剧话、旧剧集成等多个子栏目,刊登梨园掌故、戏班历史、戏园沿革、剧坛特写、伶界秘闻、名伶影集和戏剧评论,以京剧、昆曲为主,兼有话剧、川剧、评剧等。著名京剧名伶有早期“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和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四小名旦,有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大须生,更有金少山、孟小冬、童芷苓、吴素秋、李少春、叶盛章、侯喜瑞、孙菊仙、言慧珠、尚和玉、萧长华、袁世海、黄三雄、刘赶三等生、旦、净、丑各行当名角。
“电影”栏目报道电影动态,介绍中外最新影片,记录影星轶事,追忆电影历史等。国内新片如《貂蝉》《西施》《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人新片,影星有顾兰君、陈云裳、袁美云、陈燕燕、龚秋霞、白云、周曼华、李绮年、高占非、上官云珠、周璇等。好莱坞影片有《绝代佳人》《木偶奇遇记》《独裁者》《孤女珍爱儿》《巴巴拉少校》《女人面孔》《俏女郎》等,影星有费雯丽、亨利·方达、嘉宝、乔治勃伦、贾克·古柏、秀兰·邓波儿、杰弗林、卡瑞林黛、泰伦宝华、琼·克劳馥等。
“文艺”栏目包括剧本、杂文、散文、随笔、小品文、小说、诗歌、歌谣等内容。诗歌、小品、散文的题材不论新旧,皆有陶冶性灵的效益。游记、漫谈之属,一则远瞩高瞻,介绍异乡之风土人情;二则发隐掘微,公开个人之卓识灼见。长篇小说人物鲜活,情节跌宕,源于生活,折射人生,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而且还能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如戴愚庵的社会长篇小说《串巷歌儿》、王曰叟的武侠长篇小说《桃色的水浒》、高二的侦探小说《神奸入网记》、沧海客(后又名逍遥客)的梨园秘史小说《无边春色》等。
“舞榭”栏目刊登半月一星、火山余焰、舞场杂话、货腰日记、舞女自述、舞女园地、舞娘艳史、德律风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舞业众生相,既有夜上海的灯红酒绿,又有故都北平的歌舞升平,更有天津租界的异域风情。此外,“学生经”“雪泥鸿爪”“国术讲座”“棋弈”“漫画”等栏目,分别介绍了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古今名家的金石书画艺术、国粹武术的精湛技艺、楚河汉界的象棋对局和不落言诠的讽刺漫画等。这些栏目并不固定,时有更新,特别是在1943年后,该刊舍弃了一些不太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仅保留戏剧、电影、杂耍、小说四大板块,增加了话剧内容的占比,开设“话剧圈”“实事话剧”等栏目,介绍话剧剧团消息,报道话剧演员的驿动新闻,记述话剧演出盛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