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党的诞生地与上海的文化基础——从陆家嘴说起|《陆家嘴与上海文化:上海陆氏家族文化研究》

  上海人的爱国和务实是刻在骨子里的。往前追溯,“难得一门风雅盛,祖孙郡邑祀乡贤”,陆氏家族是上海地区明中期崛起、贯穿明清两代的豪门望族,科第连绵,诗书传家,直至清末尚“代有闻人”。昔日陆深的后乐园、陆氏祖茔、家庙、祠堂所在的区域,方圆数公里,至今仍称为陆家嘴。陆家嘴已成为上海最著名的文化名片,是当今上海最具现代气息的金融中心区域。无论是社会地位、经济财力、文化贡献,陆氏家族都奠定了陆家嘴的历史地位,成为上海文化基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年12月31日,学习读书会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FU)国际林思齐研究中心讲座教授朱丽霞,从陆家嘴说起,带大家深入认识党的诞生地与上海的文化基础。

  陆家嘴因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陆深而得名,陆深祖上来自华亭,曾祖迁居浦东洋泾,因陆深的文化声望和陆氏家族对上海文化的贡献,后世遂称此地为陆家嘴。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谓:“今古兼通陆俨山,农书徐相著朝班。”将陆深的博学与徐光启浩大的学术工程《农政全书》等量齐观,将陆深和徐光启视为上海文化的双壁。

  朱丽霞接着向大家介绍了陆深的仕宦和交游。陆深乡试座主为王阳明的父亲——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王华。陆深与王阳明同年,交好如兄弟。当王阳明打破传统,倡导心学,并以强大的声势撼动着儒学权威时,向以弘扬儒学作为使命的陆深即奋然而起,与王阳明展开辩论,捍卫儒学。尽管王阳明与陆深为同年挚友,但二人最终因道相左而不相谋。

  陆深自言“夙有山水之好”,足迹遍天下,交友半朝廷。在陆深的交往中始终有严嵩的身影。陆深与严嵩同朝为官,休息的日子二人经常会聚会交游,所以在严嵩当内阁首府之前的诗文集中一直能看到陆深的影子。此外,夏言、顾定芳、徐阶,都与陆深有着深厚的渊源。尽管政治上风波迭起,但通过联姻,陆氏家族与顾氏、徐氏等家族在京城和江南形成了紧密的关系网和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江南地胜多名园”。明中期始,江南富豪大兴土木,修建私人园林。陆家嘴陆氏庄园正是明清时期江南园林潮的琼林一枝。陆深从大江南北广泛搜集奇石名木,点缀园林;斥资购买古籍、名画、古物、鼎器贮藏俨山园,友人雅集,亲朋同赏。俨山园成为明代正德、嘉靖时期上海文化的中心。“俨山楼阁镇吴淞,浪楫风帆极目中”,“邻黉高阁峙城中,后乐园当黄浦东”,透过丁宜福和秦荣光的诗,我们能感受到,直到清朝末期,上海人仍然拥有对于俨山园文化遗产的自豪感。

  俨山园处处堪入画,其中最具人文情怀的是“俨山书院”,雇佣工匠进行书籍刊刻。园内的江东藏书楼,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稀典籍。陆深特编纂《江东藏书目录》,这是历史上第一本私人藏书目录,开启了私人藏书编目录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古今说海》,《古今说海》是历史上第一部小说丛书,保留了大量宋元珍本、善本,使得许多古代传奇小说得以流传于世。

  “董书易觏,陆书罕传”,陆深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开创了松江书派。王文治把陆深和董其昌并举,说明了陆深书法的重要性。

  虽然陆深及其子陆楫过世后,陆家嘴陆氏因香火不继等各种原因逐渐凋零,但陆氏的家族文化和家族精神却在上海、在江南发扬传承。今日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了解陆家嘴,有助于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陆家嘴与上海文化:上海陆氏家族文化研究》
(江南文化研究)
朱丽霞 周庆贵 薛欣欣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21.10
定价:72.00元


  本书是研究明清时期上海地区陆氏家族文化的研究专著。陆家嘴因明代上海陆氏聚族而居而得名。陆深是陆氏最成功的家族成员,是贯穿明中叶前后学术和思想的重要人物;陆楫的消费学说成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他的“华夷论”为今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陆锡熊与纪昀一起主纂《四库全书》,其史学成就引人瞩目。上海陆氏是贯穿明清两朝的江南望族,也是最有时代感的豪门大户,其家族文化成为江南文化的典范,在许多领域,直接影响了江南文化的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