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刊号》:一份永不会发行的试刊号

    布拉加多齐奥曾从父亲那儿得到“不轻信他人”这份遗产。他坦言,他父亲使他“习惯于不要把消息当真金。身边的人会说谎,历史学家会说谎,如今的电视也说谎”。他有一套独特的怀疑论,“怀疑,永远怀疑,这样你才能找到真相”。即便是科学,有时也说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我思,我在。”大致可以理解成:可以怀疑世间一切,但怀疑的主体必须存在。不过当这种怀疑极端到威胁主体生存的境地,想必很难赞同“吹牛大王”那一套怀疑哲学。

  除从未露面的维梅尔卡特骑士外,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小人物”,再次显示了埃科对小人物的偏爱。这些小人物,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失败者”,事业上无所成就,感情上无可歌可泣之处,道德上也无突出表现。而失败的人生哲学,或许便是“假如你是一个失败者,那么,唯一的安慰就是把你周围所有人都当作失败者,包括那些赢家”。埃科所认为的失败者在生活中,通常并不是信息的上游制造者,而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他们的生活,包含如何辨别这些信息,如何维持、摆脱、对抗这些信息造成的影响,以及塑造自己的个性和身份。

  在《试刊号》中,埃科将悲剧和喜剧熔为一炉,同时还包含政治小说和悬疑小说的典型色彩。通过一具凶手未知的尸体和一份永不会发行的报刊,埃科完成了对陌生人社会的一次检阅。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被浸入了信息之海,拼命挣扎。沉思者可能遭遇溺亡的危机,轻浮者则随着波涛四处漂流,永远活在生命的表面这一浅层次上。虽然无奈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的是,面对复杂的生活,或如结尾所言,需要“安宁与自信,或者至少是对我周围世界一种平静的不信任。只要学会满足,生活还是可以忍受的”。当然,在埃科看来,希冀享受生活,恐怕是种奢望了。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