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刊号》:阴谋论,以及“平静的不信任”

    在科洛纳看来,布拉加多齐奥似乎太过想入非非。可正是“吹牛大王”的意外被杀,无形中证实了(?)或使人联想到他的阴谋论。在心理学上,这或许能被理解为一种“近因效应”:人们从他最近接触过的文字、图像等来解释和“填空”当下正面对的问题。毕竟,也有可能是布拉加多齐奥之前结下的私人仇敌(而非被人雇佣的杀手)蓄谋已久,才犯下了这桩重罪。另外,还有可能是他涉及的其他事务(而非涉及官方)导致了这场凶杀。当科洛纳怀疑他的死亡与阴谋论相关,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怀疑,可因此战战兢兢无法终日,似乎也过了头,升级成为生存的焦虑和不安。如果没有玛雅的耐心劝解(“这里没人认识你,不管你害怕的人是谁,他都不知道你在这里……”),恐怕他也将走向无法预料的终点。 

    【焦虑与担忧:对一切“平静的不信任”】 

    《试刊号》里,维梅尔卡特骑士,西梅耶口中所有事背后的老板,在书中从没有真正露面,是个缺席的存在。不过,正如存在主义者所认为的,缺席往往是最高级的存在。正因为他,才有了编辑部的短暂存在,才有了《明日:昨日》一书的写作计划,才有了布拉加多齐奥的阴谋论查证之旅(这将迅速提高刊物的销量),或许还可以这么说,才有了他之后的死亡。维梅尔卡特骑士只与西梅耶交接,而科洛纳从西梅耶那儿听说的,无非他是个超级大富豪。 

    据西梅耶所言,维梅尔卡特骑士此举,其意在“跻身金融界、银行界,最好还有大型报纸的顶级沙龙”。通过创办一份“承诺在一切方面面讲真话的日报”,骑士试图向那些人表明,“他能让所谓的金融和政治领域的顶级沙龙陷入困境,那个顶级沙龙可能就会请求他放弃这个年头”,进而将其接纳,而维梅尔卡特之后,也将从沙龙中的人脉关系里获得更大效益。一切果真如西梅耶所言吗?维梅尔卡特,似乎与布拉加多齐奥之死,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布拉加多齐奥曾从父亲那儿得到不轻信他人这份遗产。他坦言,他父亲使他“习惯于不要把消息当真金。报纸会说谎,历史学家会说谎,如今的电视也说谎。”他有一套独特的怀疑论,“怀疑,永远怀疑,这样你才能找到真相。”即便是科学,有时也说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道,“我思,我在。”大致可以理解成:可以怀疑世间一切,但怀疑的主体必须存在。 不过当这种怀疑极端到威胁主体生存的境地,想必很难赞同“吹牛大王”那一套怀疑哲学。 

    除从未露面的维梅尔卡特骑士外,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小人物”,再次显示了埃科对小人物的偏爱。这些小人物,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失败者”,事业上无所成就,感情上也无可歌可泣之处,道德上也无突出表现。而失败的人生哲学,或许便是“假如你是一个失败者,那么,唯一的安慰就是把你周围所有人都当做失败者,包括那些赢家。”失败者在生活中,通常并不是信息的上游制造者,而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他们的生活,包含如何辨别这些信息,如何维持、摆脱、对抗这些信息造成的影响,以及塑造自己的个性和身份。 

    在《试刊号》中,埃科将悲剧和喜剧融为一炉,同时还包含政治小说和悬疑小说的典型色彩。通过一具凶手未知的尸体和一份永不会发行的报刊,埃科完成了对陌生人社会的一次检阅。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被浸入了信息之海,拼命挣扎。沉思者可能遭遇溺亡的危机,轻浮者则随着波涛四处漂流,永远活在生命的表面这一浅层次上。虽然无奈但却也不得不承认的是,面对复杂的生活,或如结尾所言,需要“安宁与自信,或者至少是对我周围世界一种平静的不信任。只要学会满足,生活还是可以忍受的。”当然,希冀享受生活,恐怕是种奢望了。
(完)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