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小姐的学业计划

  当今社会,学历不“到位”,薪水也不会让人满意。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既要支付昂贵的学费,又要有一定的投资,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个人档案
姓名:李琼
职业:销售经理
理财目标
1. 在今后几年中,靠自己筹措4000元~10000元的学费;
2. 学习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23岁的李琼小姐是一家大公司的销售经理,单身未婚。按照李琼小姐的职位和所在公司的规模来说,她是一位标准的白领小姐,但李琼小姐的收入实在与"白领薪金"有一定距离:每月收入才2000元。因为李琼小姐是大专毕业,在学历上稍逊一点,所以毕业三年薪金涨幅不大。李琼的目标就是投资自己,使自己得以进一步深造。

目前现状:收支几乎持平    幸好李琼是上海人,住在父母的房子里不需要再支付房租,否则每月2000元的收入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好在李琼非常节省,她把自己的日常开销严格控制在1000元左右,这样每月就剩下1000元的积蓄。
    但是,李琼毕竟是年轻人,每月结余的1000元在不知不觉中就从指缝溜走了,除去朋友往来不算,李琼现在每年要支付两笔费用:保险费1350元,还有读英语的学费4000元。保险是父母为李琼在6年以前买的,寿险和意外险的组合,每隔5年李琼能够拿到保险公司的分红,去年李琼第一次拿到分红是3000元,如果李琼发生意外,能够得到2万元的赔偿。李琼觉得自己的学历较低,如果想在工作中有进一步发展,必须先深造自己,所以李琼对4000元的学费是很舍得的。

面临难题:如何筹措学费    李琼打算明年考专升本,如果考上的话,每年的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英语口语班的学费和必要的书费,估计仅学习的开销就要接近10000元。仅仅依靠李琼现在的收入,学费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李琼是独身女,爸爸妈妈已经退休,李琼不想向父母借钱读书,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李琼的家产不多:除了7000元现金外,还有一套房子。李琼家有两套房子,一套由李琼的父母住着,另一套位于虹桥开发区,这套二室户的房子离李琼单位很近,现由李琼一个人住着。
    李琼想请理财顾问从这些不多的“家底”中,盘算出一套可以变通的"融资"渠道,为李琼筹集明年的学费。

远虑:如何投资?    李琼自嘲是一个没有钱的“穷人”,所以把不多的钱都存在银行。她不懂房产,也没有时间研究股票,请问理财顾问:像李琼这样的白领小姐如何制定长期的理财计划?

    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元
                资产            负债
    现金及存款  7000
    自住房      19万(估计)
    资产合计    19.7万          负债    0
    净值        19.7万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本人收入    2000    基本生活开销    1000
    合计        2000        合计        1000
    每月结余    1000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年终奖      3000    保险费      1350 
                        学  费      4000
    合计        3000    合  计      5350
    年度结余   -2350

理财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
    实施理财计划首先必须依赖储蓄。没有储蓄,不知如何开源节流,进行理财策划都是毫无意义的,再高明的财务策划也无济于事。除非已经建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开源节流是理财成功的基础。当然财务策划不是要你过度节俭,变成吝啬鬼,过守财奴式的生活,而是做到有计划地用钱,在安排好当前生活与未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对李小姐来说,目前阶段理财的关键就是要管好现金收支。
    具体的理财建议是: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将目前自住的二室户出租,实际上就是找一个室友同住。房子出租后虽然个人私人生活的空间小了点,但社交面却扩大了。而且两人在生活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还可以相互帮助。这对于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是有价值的。同时会有一份租金收入,水电煤电话费用还可以分担。当然对室友的选择需要慎重,最好是找自己的同事或熟人或附近单位的白领。虽然需要对入住的人有较高的要求,但因该房产位于虹桥开发区,地理上的优势找到室友应当不难。
    2规划日常生活开销  日常生活开支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
    A、 固定开支:如房租、房屋贷款、保险等。这部分是必要开支,且每月支出固定。对于固定开支的安排关键在于合理性。对李小姐来说这一项目前只有保险。从保险的种类和支出额度来说,基本合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