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他对此十分得意,自诩为一大创举。可惜这些得意之作在排印熬中则有不少阙如。另外,手稿本还有一些写后又被删去之处,如手稿第14册第1页,有打油诗《怀君武先生》一首,亚东版和胡适诗集均未收录。“八年不见马君武,见时蓄须犹未黑。自言归去作工人,今在京城当政客。”诗后题:“看报作此。六年三月廿一日”。应是亚东版整理时,马君武(1881—1940,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不仅在世,且为颇有影响之政治人物,而胡适当年报考中国公学时,监考官即为总教习马君武,为胡适师长,故特意删去。

  类似这样的差异,详细比对之下还有很多,也更能体现出手稿本的真实、完整和全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这批重现于世的手稿中,胡适1917年归国后半年中所写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为首次发现,尤为珍贵。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内容
  《北京杂记》以读书札记为主,有围绕方东澍《汉学商兑》的阅读和辨析,有围绕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阅读和辨析,等等,可见胡适当时读书之多,涉猎之广,思考之勤。其间也有多处胡适自作诗词的记载,均可补入胡适诗集。

  《归娶记》则记录了胡适1917年12月16日离京回绩溪迎娶江冬秀的始末,颇为详尽。其中记载:1917年12月30日“下午三时行结婚礼”,第一次明确了胡适的结婚日期。有趣的是,胡适将婚礼从头至尾的每一步骤,如参加者、行礼次序、演说等,均一一记录在案,甚至还附了结婚礼堂的平面图。

  在现存胡适日记中,1917年7月10日到1919年7月10日的整整两年间完全空白。而这两年正是胡适酝酿和倡导新文学及新文化运动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北京杂记》和《归娶记》正好部分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其价值不言而喻。

  在梁勤峰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人民出版社首次以仿真影印熬的形式将这批珍贵的文献飨诸社会。为求精准完美地还原这批写就于百年前的珍贵手稿的原貌,此次影印,不仅根据原纸特性精选纸张,高仿精印,对手稿中的四百多件中英文剪报、照片乃至散落的夹页,也均严格依原样原寸印制并手工粘贴,并定制樟木书匣。如此,不仅普通读者得以亲睹手稿风采,也为学界的胡适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内容
  据悉,根据手稿本与现有排印本比对校勘而成的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以及同在这批珍贵手稿中发现的汇集胡适与其诤友许怡荪之间书信往来的《胡许通信集》也在积极编辑整理中,不久即将面世。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