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香港书展学什么

    盛夏7月,暑假刚刚开始,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如期开市,这个办了26届的书展,如今正变得日渐引人注目,成为香港这座城市的特殊节日。

  繁多的活动,周到的服务,优质的书籍,庞大的人群,层出不穷的阅读热点……许许多多的因素营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厚度,当年的“文化荒漠”如今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化名片。相对而言,内地的书展虽然书目繁多,规模甚至更大,但真正对于终端读者的吸引力,还不足够,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商业化之下的文化

  商业化成熟,是许多人对于香港的重要印象之一,而另一个相对普遍的观点是,商业越成熟的地区,文化的发展就越受商业的影响。不过,在如今,这种观点正在发生变化,早有评论者指出,商业的发达其实并不阻碍文化的良性发展,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反哺文化。

  香港书展或许正是一个例子,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看香港书展会发现,它是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专门负责文化的,但是美国人对这个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贸发会议,他们不管什么文化、创意之类的,只讲贸易。香港书展是贸发局主办,贸发局从名字看就知道是一个贸易组织,是讲商业的,所以,它的图书推广、宣传乃至出版等,都是商业化的运作,因此我们会在其中发现很多商业化的手段,比如繁多的活动、讲座,贴心的服务等,其实都是为了吸引读者。反过来说,这种运作的效果很好,也得益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

  相对于香港书展,内地的书展往往会遭遇商业化过度的批评,这些年来,书籍的装帧越来越精美、名字越来越劲爆、推荐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夸张,甚至备受诟病的“腰封”原本也是商业化的结果。但是相对应的,人们对于图书市场的评价却越来越低。李河说:“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对于文化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文化产品不论是生产、传播还是消费,都和其他的产品没什么区别。另外一种,则认为文化具备特殊性,应该远离市场,提防市场的影响。”

  很难评判哪一种更好,不过在香港书展中,商业化并未成为文化的阻碍,反而在助力着文化的发展。李河说:“其实,除了经济的市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就是思想的市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周有光,还有一位国外的著名学者科斯都曾经强调过思想市场的重要性。所谓思想市场,就是各种思想都拿出来看看,让市场来评价,让公众来评价。某种意义上,香港书市,其实也是一个思想的市场。”

  书展最重要的功能

  一个书展,究竟怎样才能让人们觉得好,让人们愿意去?好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好的文化趣味。李河说:“香港因为特殊的历史,而造就了它特殊的趣味,同时,因为地域的特征,使得它的图书来源非常广,又能够请到各个地方的知名学者来做活动,因此会比较吸引人。而实际上,这样的一个地方,图书的推介、交易,甚至版权的交易都不是它最重要的功能,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场域,让人从中感受到国际化的思想文化气氛,这是它特别的地方。”

  和图书订货会式的书展不同,香港书展更多地面向个体的读者。李河说:“观察香港书展和北京、上海的书展,他们的数据其实很多地方都差不多,但是有一个数据差别很大,就是读者的数量。香港书展他们请了一个独立的调查公司,对书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参与的人数达到101万,其中12%是非香港人。也就是说,本地人有八九十万,相对于香港的居民人数来说,这个数字就非常大了。而北京上海的书展,虽然规模可能更大,但读者数量显然远远少于香港,根据一些媒体报道的数据,上海书展有30万左右的读者,而北京书展是20多万。这些数据目前还很难求证,因为内地书展,尚没有邀请独立调查公司进行调查的做法。”

  还有另外一个对比,许多人至今还对上个世纪末劳动人民文化宫每年的书市记忆深刻,有数据显示,当年的书市人数一度达到八九十万。李河说:“相对来说,今天的书展,虽然规模更大,出版社更多,图书也更多,但是影响力和早先的书市相比,还显不足。”

  作为大都市,香港和北上广深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李河说:“同样都是快节奏的生活,同样逛书店的人比较少,同样是实体书店生存维艰,但是在书展上,则显出了人们对于阅读的不同态度。其实任何时候,读书明理的事情,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小说、哲学、艺术等图书的阅读,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风气的主要指标。”

  书本身就是节日

  当读书成为一件郑重的事情,书展、书市对人们的意义也就不仅仅是一次集市。有报道称,香港书展已经成为香港人的一个特殊的节日。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