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如何避免成“卖场”?

    记者所见的大多数书展,都在为不沦为“大卖场”而努力。因为除了少数政府全额拨款的书展,大部分书展要想维持经营,还必须靠卖书来赚钱。但是一味卖书,又会被指商业气息浓郁。如何权衡文化和商业的关系,是很多书展的一大重要命题。

    香港书展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刚创办的时候,香港书展就被讥为“大卖场”。当时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出一本书不如种一棵树》,吐槽书展是书商清仓大甩卖的机会,打折还卖不出去就只能烂掉了。和很多书展一样,香港书展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搞文化活动。2015年香港书展举行文化活动350余项。这种方式被认为可以冲抵一部分商业气息,树立文化的风向。

    但是记者注意到,香港书展和其他一些书展做文化活动的模式很不相同。一些书展的主办方,为了解决成本,采取由出版商请作家与会的方式。这就将成本分摊到了出版商身上。而出版商为了收回成本,就会给作家演讲布置命题作文,一切都围绕图书宣传进行。有时候,记者提问也被要求尽量和新书沾边。这无形中又给文化气息增添了商业气味。

    而用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的话说,“香港书展已发展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文化盛事,希望成为香港的一个文化书签,推动全城的阅读风气,提升城市气质。”一旦这个目标确定,作为主办方的香港贸发局就舍得花钱。具体而言,所有嘉宾都是香港书展文化活动顾问团决定,由香港贸发局出钱邀请。主办方邀请一位作家,不是因为对方有新书出版,即便没有新书,也会请他来。主办方和作家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演讲主题、对谈嘉宾完全由作家决定,主办方对此没有特别要求。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之中,文化气息也就日益浓重。

    自由的气氛造就了多元。香港书展的文化活动给青年报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各色名流,各种主题都可以在此亮相。硕大的会议区,紧邻的两间会议室,或许一间在讲哲学,一间就在养生美颜,或许一间在讲诗歌,一间就在讲“十招轻松抗衰老”。几乎什么都可以登上香港书展的讲台。当然,这也是有底线的,关于色情的、暴力的和低俗的内容,被限制在书展之外。这种有限度的多元化,造就了香港读者的丰富知识面和包容心态。

    还有一个问题,是各大书展都面临的。书展短则三四天,长则一个星期,如此短促,其对文化的引领和提升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有的书展草草了事,被批评为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如何扩大书展的影响力,使之真正成为读者文化生活的引领,是很多书展主办方都在思考的。香港书展的文化气息是很浓郁,但也只有7天,而为了延续这种文化气息,香港书展还发起了持续一个月的“文化七月·悦读夏季”展外文化活动。这一个月的活动,在香港各地区举行,数量要超过香港书展的活动数,很多没逛书展的读者,也就此能够领略书展的文化学术魅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