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书展看港人阅读文化

    “文化沙漠”这顶帽子,香港已经戴了不知多少年。消费主义至上、实用主义为王的香港人,每日与时间竞争,什么事情都追求快、快、快,忙到根本停不下脚步,静不下心来读书。但也奇怪,在这样一个被称作文化沙漠的城市,却绽出一朵“沙漠之花”,每年夏天书香四溢,举办着中文世界最大的书展,将两岸三地名作家汇聚一堂,谈书也谈心,香港书展至今已是第26届,去年入场人次更是突破百万大关,是城中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也让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书展这个窗口认识世界。 

    阅读世界文化之旅

    日前闭幕的香港书展一连举行了七日,以“阅读全世界”作为主题,广邀世界各国参展商共赴盛会,逾580家展商参与,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主办方更特别设置了“国际文化村”,法国、美国、越南、土耳其、印度、南非、匈牙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都有参展。书迷们入场买书之余,亦可以感受到各国文化。 

    香港本地的出版界也是铆足了劲,纷纷于书展期间推出主打新书。今年书展推出的新书,保守估计占到了全年新书的一半以上;出版日期在过去12个月以内的,共有1.2万本书。 

    每年的书展重头戏之一是名家讲座系列,今年讲者亦星光熠熠。包括年度作家李欧梵、前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前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法国著名插画师Christian Heinrich、前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之女Carol Thatcher等。 

    放眼世界之余,书展亦不忘宣传香港本地文化,较有特色的展览包括以《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主题的年度作家李欧梵专区、《词情达意 香港粤语流行歌词半世纪》展出才子林夕填词作品及《笔生传奇——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展出武侠小说家金庸的真迹手稿、亲笔题字以及载有其连载小说的报刊等,带领读者重游他笔下的武侠世界。 

    香港人怎么逛书展 

    根据香港书展网页的资料,书展的入场人数从1999年的30万人次逐年递增,2014年突破100万大关。人数连年增加,但会场面积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虽然湾仔会展场地进行过扩建工程,但远远赶不上人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参展商越来越多,意味着场地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逼仄。 

    这些年,记者多次采访书展,同时作为爱书之人,也多次逛书展,在书展买书。说实话,书展的确是作家接触读者的好机会,但是作为读者,书展确实不是一个找书、阅读的最适合场地。若想在书展期间安静站在会场里翻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另一方面,书展期间各大出版社和两岸三地的书商都会打价格战,买2本8折,买3本7折,100元任拣,订阅全年杂志送价值300元的名牌护肤品,甚至你什么都不买,只要赞好商家的脸书就可拿到赠品等,一系列的折扣优惠吸引不少人因为便宜而大买特买,恨不得将这一年要阅读的书都买回家。会展场内见到的都是拖着行李箱来买书的人,令原本水泄不通的会场更寸步难行。据统计,今年书展的人均消费为903港元。 

    如果想静静地看书和发掘好书的话,我会选择到楼上书店,它们的装潢不会很漂亮,但是却肯定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和宁静的阅读环境,不会出现在香港书展里。 

    书展上什么书最好卖 

    在香港书展上,各大出版商每年都会扎堆推出新书,也令书展变成一个大型的新书发布会,他们同时通过观察每年书展期间推出哪些新书以及哪类书受到热捧,便大致了解到港人阅读的口味。 

    明报出版社总经理苏惠良观察到,今年传统文学及休闲书市场,都受潮流影响而下跌,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作家的实体书热卖;休闲书则以焖烧杯食谱最受欢迎。商务应试技巧书籍较畅销。英文书商PAGE ONE指儿童、设计及生活风尚书籍都大卖,当中铁铸锅食谱升幅最为显著。 

    但从销售数字来看,传统出版社今年书展销量都略有下跌,但有一间新冒起的本地出版社摊位却连日人山人海,人丁两旺,是逆市大丰收的展商之一。白卷出版社是第三年参展,创办人之一林日曦表示,去年出版21个书目,今年出版34个,生意额亦随之上升五成。 

    白卷出版社由3位80后创办,他们出版的书延续幽默抵死的语气调侃时事话题,聚焦网络热话,并集结了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作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林同学一口气扫了6本白卷出版的书,“平时都有留意陈烦和林日曦,他们写的东西好笑之余都贴近时事。” 另一位廖同学表示“内容好好笑,令我多留意时事、社会事件,不像一般新闻那么呆板”。 

    短文盛行 

    网络潮文崛起 


    不难发现,港人现在的阅读口味有三个特点:实用为王、短文盛行、网络潮文崛起。这与港人务实的性格有关,阅读也是如此,希望用最短时间抓到最精髓实用的内容。传统文学、长篇小说、历史文学、心灵励志这些总是敌不过汤水食谱、旅游攻略以及英文教材。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