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翻译家周克希停止翻译《追忆似水年华》

   目前翻译家周克希版《追忆似水年华》已经翻译出版了第1、2、5卷,最近他决定停止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剩余4卷。周克希7月31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引用了法国作家法郎士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态:“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追忆似水年华》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著作,这本小说被看作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现年72岁的周克希是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代表性译作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剑客》。

    这几年,周克希经常担心7卷本《追忆似水年华》可能没办法翻译完成,他有时会自嘲有点后悔在10年前说要一己之力翻译完成,但他的读者和编辑一直希望周克希能完成这项翻译工程。

    前50年教数学,现在做翻译 

    《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规模宏大”,共7部,15卷,其中包括《在斯万家那边》(1913)、《在少女们身旁》(1919)、《盖尔芒特家那边》(1921)、《索多姆与戈摩尔》(1922)和作者死后出版的《女囚》、《女逃亡者》和《重现的时光》。

    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完整版的译本《追忆似水年华》,由15名译者合作完成,周克希是其中一位。

    周克希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在50岁以前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翻译工作。在完成译林出版社的翻译项目后,周克希一直希望能自己独立完成《追忆似水年华》。

    2003年,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翻译出版,当时周克希还弃用了那个优美的中文书名《追忆逝水年华》,选择按照法文书名翻译成《追寻逝去的时光》,一度还引起了争议。周克希希望能以10余年时间把整套《追忆似水年华》,差不多一年半翻译一卷。

    当时周克希刚过60岁,以当时的体力和精力,周克希觉得是能够胜任的,因为当年在翻译大仲马时,他一天能翻译五六千字。但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直到2010年才在上海书展上发布,那个时候周克希就隐约觉得,可能没办法那么快译成,自己当年把话说太满了。于是周克希没有再按顺序翻译,而是先把第五卷《女囚》翻译出版了,因为当年在译林出版社的版本里,周克希参与翻译的就是这一卷。

    周克希在华师大出版社的编辑庞坚对记者说,他们原先出版的就是“周克希译文集”,“《追忆似水年华》,周老师能译到哪,我们就出版到哪。这几年,他对我们说过可能没办法译完,但我们一直希望他能继续译下去。”

    过去几年,周克希一直在犹豫到底是否要继续翻译,他说一会儿觉得不行,一会儿又想译完,但现在终于决定放弃。“不再译了,因为自己的年纪、体力和精力问题。感到很惭愧。”

    为什么放弃翻译《追忆似水年华》? 

    周克希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十三四年了,过去两年,他花在《追忆似水年华》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了,“但在2002年前后,我全力以赴地去翻译,真的是心无旁骛,现在我已经没办法那样了。”周克希说,按照现在的体力和精力继续翻,至少还要七八年时间。

    作为译者,看到《追忆似水年华》里那些出彩的地方,周克希说自己都会很兴奋。但也有些地方,让他这个译者发怵,“碰到这种情况,我自己都感到难以为继。如果是在年轻的时候,我可以挺过去,现在就有点想偷懒。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停下来了。”周克希对记者说。

    普鲁斯特难在哪里呢?周克希说,不是词汇,不是句子长,但每天都会碰到难题,主要是他的思想性,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

    今年初,周克希写了一篇文章,他写道,“我对普鲁斯特是有感情的,但再好的朋友,也终有一别。” 在采访中,周克希引用了法国作家法郎士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翻译《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态:“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我这些年一直在翻译普鲁斯特,对他这个人我不太恭维,如果要跟他做朋友,我会考虑一下,但从文学角度,我非常崇拜他。但即使如此,也觉得《追忆似水年华》实在太长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