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图书馆文化名人手稿征集取得丰硕成果,自年初获赠张佩纶手稿与清末重臣书信后,再获夏衍名著手稿、顾廷龙先生日记和读书笔记。在眼下正在举行的“2013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上图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连日举办了多场朴实隆重的手稿捐赠仪式,捐赠者来自文学翻译、史学研究、科研医疗、戏曲研究等多个领域,集中捐赠的学科面之广、手稿类型之多尚属首次。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周克希此次向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了手稿和资料共47件。手稿中包括读者熟知喜爱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古老的法兰西》、《不朽者》和《小王子》等多部文学作品及《几何》等周克希早年翻译法国数学专著的译稿、校样和清样等。周克希特地将其父亲协助誊写的手迹一并捐赠,在保持书稿完整的同时亦折射出书香融融的温馨亲情。周克希早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一度赴法国巴黎高师进修黎曼几何。回国后开始在教学之余翻译数学与文学作品。终因热爱翻译,调至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外国文学编辑。其译笔准确传神,清新雅致,举重若轻,极具个人风格。近年来,周克希独立翻译、全面校订,文学译著汇集为《周克希译文集》(现已出版13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深受好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史学家朱维铮的夫人王桂芬此次将朱维铮重要作品《走出中世纪从晚明到晚清的历史断想》和《音调未定的“传统”》手稿捐赠给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这两部手稿体现了朱维铮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朱维铮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学术史、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公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他继承了复旦优秀的史学传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此次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还首次集中获赠医学名家及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手稿资料95件,科研手稿卡片1972张。捐赠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杨秉辉。专家和院士们捐赠的手稿包括科普文章、学术论文及剧本在内的多种类型。其中,汤钊猷院士的手稿卡片补充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的手稿形态;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画展的杨秉辉教授拿出了创作的钢笔速写16幅赠与手稿馆,专家和院士们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情令人感动。
此外,著名戏曲史家、已93岁高龄的蒋星煜此次将珍藏多年的包括王季思、黄苗子、章培恒、冯其庸、赵景深、黄佐临、廖冰兄在内的40余位文化名人致蒋星煜的信函共202封捐赠给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本批信函内容涉及戏曲研究等相关领域,真实反映了众多学者探讨学术的过程,是重要的原始史料。
据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馆长周德明介绍,近年来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收藏日丰。社会各界捐赠本馆的手稿,都将在此得到精心保存,永传后代。周德明表示:“我们有信心通过手稿的整理和研究,使更多的文化瑰宝、历史记忆得以保存并再现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