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故宫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博物馆。两个名称一模一样的博物馆,同时存在于北京与台北两个地方。然而“两个故宫”却互不否定彼此的存在,也没有谁高喊“我才是正宗的”。双方默默地使用相同的名号,展示着雷同的中华文明文物,肩负着同样代表“中华”的观光景点名号,不断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
    
    北京故宫是收藏与展示中华文明的艺术品、装饰品及图书文献的博物馆。其收藏品有一百八十万件,包括书画、陶瓷器及图书文献等,其中85%是清朝留下的文物。

    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收藏品比北京故宫少,只有六十八万件,其中清朝留下的文物超过九成。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近代史的主角,“两个故宫” 可说是这部近代史的产物。日本引发的侵略战争衍生出后续中国内战的结果,因此产生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思维不同的区域,这个区隔造就了“两个故宫”。

    作者野岛刚是《朝日新闻》资深记者,历时五年,奔波全球,并跟着文物搬移的路线走了一圈,倾听当事人讲述,从而完成了这本两个故宫命运纠缠的故事。作者直白地描述故宫文物的悲欢离合,娓娓道出中国历史上利用政治控制文化的手段,以及文物对于权力的重要性。野岛刚说:“政治的庇护对于文化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政治,文化得以振兴;因为政治,文化也可能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如果你正要前往故宫,你应该阅读本书,如此一来,当你游览故宫博物院的同时,你看到的将不仅是文物,而是更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化千年的历史重量。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