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买条鱼来烧 寻找申城“舌尖上的记忆”

  有人说上海是摩登的,是时尚的,然而在食客的眼里,越是老旧的才是属于上海的。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上海菜被广大食客所关注。从烧划水、响油鳝丝、油爆虾,再到炸猪排,直至引起争议的红烧肉。每一道菜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段老上海的技艺。

  外婆买条鱼来烧

  “摇薄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上海弄堂童谣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摇到外婆桥”,其中完整版本中还有后面一段,这就是“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申城著名的旧闻作家杨忠明就以“摇到外婆桥”为题,专门介绍了老上海的传统美食,这本书也在近期与广大读者见面。

    在《外婆买条鱼来烧》一书中,最让人难忘的篇章之一就是“浓油赤酱红烧肉”。其中提到,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先生酷爱吃苏州人烧的家乡红烧肉,直到晚年仍爱吃肉,尤其是红烧肉和烧得很糯的家乡咸肉,赴宴归来,只有一句话,要么是“红烧肉烧得蛮好吃咯”,要么是“连红烧肉也呒么”,什么鸡鸭鱼虾,山珍海味,全不在他的眼中。老上海人最喜欢吃用红酱油烧出来的“红烧肉”,旧时姑苏、上海一带城市乡村过年过节、喜庆婚宴,没有一大碗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就像是过生日缺少了一碗面一样。

    老上海熏鱼是沪人最爱吃的冷菜之一,在《外婆买条鱼来烧》一书中记载,中医大家陈存仁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民国年间,上海老大房熏鱼,小洋二角,可以买六七块。”直到现在申城还是满街飘着熏鱼香,与红烧肉一样,经久不衰,风光依旧!其实老吃客懂的,道地的熏鱼,要做到不咸、不淡、稍甜,鲜香、入味,并不容易;其次是熏鱼的色泽要好看,要微红微熏,有点烟火气,方有吃熏鱼的感觉,火候太猛,就会熏焦,入口发苦;鱼味太甜,有点腻口,不甜,缺少鲜头——糖是吊鲜的百搭,烧肉烹鱼一定要放点糖,才好吃入味。

    生煎馒头味道好

  《外婆买条鱼来烧》由杨忠明撰文,沈嘉禄作序并插图。而沈嘉禄本身也是申城赫赫有名的美食家兼美食作家。近年来,沈嘉禄撰写了大量有关美食的书籍。2012年,沈嘉禄还带着他的《上海老味道》一书出席上海书展并做客东方网聊天室,在聊到最代表老上海味道的食物时,沈嘉禄说,他最中意的是生煎馒头。

    《上海老味道》里主要写风味小吃,是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美食档案,也是上海人集体的记忆,沈嘉禄把这种记忆通过文字来表达。同时把这种记忆带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反响。

  沈嘉禄说,对于最代表老上海味道的食物,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一样,但他很愿意把“皇冠”戴给生煎馒头。“因为生煎馒头最早是依附于茶馆存在的,过去茶馆是这样的,上面是茶楼,下面是老虎灶,泡开水的,老虎灶所在的地方不是很大,旁边还有半开间的门面做生煎馒头,它可以作为早点也可以作为点心,下午就是点心,上午是早点。上面在说书,老百姓听书,三、四点肚子饿了,就叫生煎馒头。周围的居民也可以到这里来买着吃。做生煎馒头要生炉灶,有时候要用开水,老虎灶可以提供很多的方便。所以,有些地方老虎灶老板在烧水,老板娘做生煎馒头,楼上可能就是书场。”

    吃出“记忆”有味道

  没有山珍海味,更无燕翅参鲍,就是菜场、超市常见的食材,石库门灶披间里端出来的家常风味,却演变而成最让人们流连忘返的上海菜。沈嘉禄坦言:“我写美食不是写菜谱,而是希望通过美食来写人生,写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文化、有哲学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五味令人口爽。美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对该食物的品尝过程,就可以把别人的记忆转化成自己的记忆。寻找“舌尖上的记忆”,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最好的美食。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