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皮壳

    皮壳是什么东西?沈嘉禄在《上海皮壳》这本文化随笔集的自序里解释说:皮壳是收藏界的专用术语,专指一件器物与使用者的肢体接触后,在漫长的氧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层温和丰润的表皮。“皮壳是器物与人,再借助于上帝之手共同创造的历史。但是在这本书里所谓的皮壳,并非特指物理层面的表象,而是一个专有名词。”
  所以这本随笔集并不是介绍收藏知识与经历的,而是作者对近年来发生的、令人意外与惊骇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进行的反思与点评,是对事件与人物的“皮壳”进行的描摹与切片分析。
  沈嘉禄这些年特别关注城市格局以及人文氛围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无意间丢失或被挤出了许多属于文化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致使城市人变得浮躁与张狂,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发生了严重误读。当然,作者已经不会再如愤青“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般指点江山,丰富的社会阅历与艺术经验,使他能更理性、更从容地将温热的目光投射于文化这一界面,希望通过文化思考来解释社会现象。
  此书为散文形式,笔调时而轻松,时而犀利,在调侃中突然来一两句一针见血的批评,遐想的余地也很大。具体的题目又很有意思,意趣横生,触类旁通。沈嘉禄关心的事例与话题包括城市改造与城市风格、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上海市民集体情绪的传导途径与差异化形成、世博会期间上海市民的家园意识与开放局限、公民意识与契约社会、上海文化人的性情与格调等。诸如此类事例,又可以从“皮壳”的角度来解读,从而为上海城市与上海人留下一份特定阶段的素描草稿与成长档案。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