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神病人和哲学家的阿尔都塞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路易·阿尔都塞不断地为自己建立“女人的储备”,这是为了妻子死了或离他而去时自己始终有女人相伴。(第111页)这样的想法使然,路易·阿尔都塞不断地引诱和追逐女人。“有一天晚上,我们跟一对还不认识的夫妇在朋友家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我竭力表白和挑逗,向那位不认识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发起进攻。直到最后我断然提议,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在饭桌上当场做爱。”(第163页)还有一次,同样是当着妻子的面,路易·阿尔都塞勾引素不相识的年轻姑娘,以教她游泳为名,“差点就在大海里做爱了” 。忘乎所以的路易·阿尔都塞被潮流拖向外海,险些丧命,是他想施暴的姑娘救了他。其妻气得要死,吓得要死,蜷缩一团,泪流满面,周身战栗,不能自己,面对被救上岸的路易·阿尔都塞说出了如下的话:“你无耻!对我来说你死了!我再也不想看到你!我再也受不了跟你生活了!你是个胆小鬼,下流胚,滚开!”(第164—165页)确实,路易·阿尔都塞的上述行为类如发情的公狗,疯狂到了要色不要命的地步,脸面和伦常?更是不在话下。

    路易·阿尔都塞的妻子埃莱娜(1910—1980)出身于贫苦的犹太人家庭。幼年时其母想要男孩,便轻慢她,致使她发育不良,又矮又黑。(第124页)11岁时开蔬菜店的父亲患上癌症,年少瘦弱的她月复一月地独守床前陪护和照顾。第二年,同样的一幕又发生在母亲身上。埃莱娜上世纪30年代就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二战期间是一个武装抵抗组织的领导人。战后,法共党内诬称她是英国或德国的间谍,无休止地批斗,使她受尽屈辱和折磨。在自传中,路易·阿尔都塞不吝笔墨,在多个地方从不同角度夸赞自己的妻子:她,“极其聪慧、富于直觉、勇敢无畏和慷慨大度”;她,有一种“奇特的美”,“使我心醉神迷”;她,“庄重”、“风趣”,“在笑声中包含着令人难以抗拒的温柔” 。(第173、165、166—167页。)故事的另一面如何?让全世界的人目瞪口呆。1980年11月16日早晨9时,路易·阿尔都塞活生生地勒死了相依为命34年的老妻。鉴于路易·阿尔都塞杀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警方不予起诉。躲过牢狱之灾的路易·阿尔都塞又活了10年,让我们有幸读到他这期间写作的自传。或许,两人的最终归宿并不相同,终生不幸的妻子进天堂,施暴的路易·阿尔都塞下地狱。

    其思

    1965年10月份,路易·阿尔都塞接连出版了两部著作:《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其效应是轰动一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围绕路易·阿尔都塞关于人道主义的论述的国际性辩论随即展开。同年12月份,路易·阿尔都塞患上了同样是“轰动一时”和“给人印象深刻的抑郁症” 。发病的诱因何在?路易·阿尔都塞后来回忆说,“一想到这些文字将使我赤裸裸地出现在最广大的公众面前,我便突然感到不可思议的恐惧:所谓赤裸裸,就是指我的本来面目,一个只会耍手法、搞欺骗、此外一无所长的人,一个对哲学史几乎一无所知,对马克思几乎一无所知的哲学家。”“我感觉自己是个大胆从事任意的体系构造的‘哲学家’,而这样的构造与马克思毫不相干。”“简而言之,我生怕招致一场灾难性的公开揭露”(第155页),因为“我制造了一个自己的马克思”(第237页)。

    针对路易·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行为及其理论结果,有两个问题需思考和回答。

    其一,路易·阿尔都塞为什么要制造“自己的马克思”?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任何人道主义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则是感到愤怒。(第190页)厌恶和愤怒的情绪所致,他在《保卫马克思》中说出了如下的话:“必须把人的哲学神话打得粉碎;在此绝对条件下,才能对人类世界有所认识。援引马克思的话来复辟人本学或人道主义的理论,任何这种企图在理论上始终是徒劳的。而在实践中,它只能建立起马克思以前的意识形态大厦,阻碍真实历史的发展,并可能把历史引向绝路。”([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  杜章智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9页)援引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就能把历史引向绝路?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内容荒谬全不顾。路易·阿尔都塞对包括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在内的所有人道主义思想厌恶和愤怒的态度事出有因,在他看来,“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第178页)阶级斗争至上论的哲学观使路易·阿尔都塞的思想扭曲变形,以至于到了不顾及常识和事实的地步。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