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惟慈:在那个时代我搞翻译是为了争取到某种自由

    我们来家里的前一晚,傅惟慈在看何满子的《跋涉者》,这是一本他看过的老书,如今重看他依然感慨万千。“他太了不起了,我太比不上他了。他不循规蹈矩,老想做自己的事情。”傅惟慈推荐我们也应该读读这本书,“何满子有一章写自己在监狱里没有书可以看,我非常能理解那种饥渴,精神上的。我喜欢看书,我当年没下定决心到解放区去,就是因为离不开书。我以前出门绝对带着一本书,不让时间就这么过去。”

    在傅惟慈喜欢的书中,也不见得都是高雅的纯文学,他说自己有时候也喜欢看“低俗”些的东西。“我翻译过的侦探小说你们看过吗?《漫长的告别》很好看。”他曾经翻译过好几本钱德勒的书,他说自己喜欢私人侦探的生活。讲起自己喜欢的故事,他的脸上洋溢着陶醉。

    4 谈生命长寿好处 “可以看下一集”

    外孙回家也常给傅惟慈带些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光碟,《无耻混蛋》的影碟夹在傅惟慈抱来的一堆书中间,他开玩笑说:“你们可以说,傅惟慈正看混蛋呢。”傅惟慈一共有八个第三代,讲起他们的故事他很开心。这些孩子很多是在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完成的学业,“我十几岁时想出国,没门,他们现在可以随便走。”外孙前阵子生了个女儿,傅惟慈有了重外孙女很开心,他说全家都很喜欢女孩子,女孩子比男孩子更顾家。

    “人寿命太长,也好也不好。”问他不好的地方是什么,他回答“庄子有一句话——寿则多辱,活得久经历的事情也就更多。而且和年轻人之间有时代的隔阂,人家还觉得你在那儿讨厌呢。”傅惟慈说,自己的爱人一跟别人打电话都是在谈病谈药,他是最讨厌谈这些事了。

    “好处是这样,有人爱看电视连续剧,看到好多集,也还没有结果,老可以看下一集如何。比如‘文革’,我是没有受罪,受罪了我也不会自杀,我要看下一幕是什么,果然是个惊喜。但是接下来又有接下来的事情,像是现在,没有好空气没有好水喝,食品都是假的,你还怎么活啊!”

    临走前傅惟慈领着我们进正房里走了一圈,房子里挂满了他从世界各地拍回来的图片,他在一张大门的图片前站定,这是他那趟德国告别之旅中拍回来的,大门属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大门上有一行德文——“Jedem das seine”,“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德国法西斯把它写在大门上,自然是用来攻击犹太人,但我们还是解释为‘各得其所’的好。”

    从胡同深处往外走时已是傍晚,拾荒的女人早已离去,有个遛狗人抱着小狗往家的方向走。

    ■ 岁月回声

    “格林的书很多都是以悲剧结尾,其实我不喜欢看悲剧,我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鸵鸟一样,宁愿把头埋在沙子里面,但人生路上到处都是陷阱,不管你如何谨慎,还是有走到绝路的时候。”

    录自新京报2004年12月3日傅惟慈个人史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