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绿茶书情专栏2014年3月上推荐:《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王明年谱》《迷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戊戌变法的另面》《依然如旧的月色》《朱厚泽文存》《草色连云》《大唐李白·少年游》《无尽藏》《耶鲁笔记》《我叫他,爷爷》《瞻对》《汁吃诗》等13本书。
《王明年谱》、《迷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上期“深晚书评”都做了推荐。尤其是后者,《迷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三册书一到报社,人见人爱。该书的副标题是:《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
13本荐书中的《汁吃诗》是一部美食书,@小宽胖的新作,@沈宏非起的书名。@小宽胖之前著有《100元吃遍北京》。@南开小妖:“此书可以下酒。”@哑巴点评:“宽爷大方,随书附赠一本诗集。看看吃,读读诗,人生满足。”
跟吃有点关系的书,近期比较火的还有《民国吃家》。《新周刊》“深夜读书”栏目推荐了《民国吃家》,二毛著。野夫说:“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吃相。当年阿城写他们那代知青‘吃相很惨’,我和二毛这一代哥们,很多时候的吃相应该是很‘烈’。相比起民国那代士人的吃相,我们真是足够惨烈的一代吃货。” 所谓“民国范儿”,从书中关于吃喝坐卧的细节的描述中,更能具体感知。
关于民国的书,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夜读百年中国》。该书由刘明清、孟波主编,凤凰网有推荐,豆瓣网好评还不少,该书遴选新浪网有关近现代100年间中国历史变迁的网络文章,网友娃娃说:“教科书写成这样就有读者了。确实编排的好。只是封面有点软。”
《新周刊》“深夜读书”栏目推荐了《奇异海》,弗雷德里克·瑞肯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瘦子的》,荞麦著;《123成人式》,新井一二三著。新井一二三是最近比较红的一个专栏作者,财新《新世纪》周刊就有她的文章,她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是姓,1月23日生,合起来就是新井一二三。据新井一二三说,她不大想出名,也不特别希望在这世界留下永久性的痕迹;但是,她非常想看别人给自己写的传记。因为她想知道自己的真实历史。人的大脑有所谓防卫机制,会选择性地忘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她想知道,到底自己记得多少,忘记了多少。这段话透出了机智。
《南都周刊》“每日一书”推荐了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的《米沃什词典》,该书的副题是: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这是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进入生命最后阶段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他的人生之书。
@拇指阅读推荐了《1966~1976的地下文学》,杨健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书中写到了郭沫若之子郭世英之死。郭世英是郭沫若先生的第六位公子,在全家十一个孩子中排行第八位,才华横溢。书中写道:“他在北大搞哲学研究,后被造反派绑在椅子上,连斗三天,从三楼房间‘飞’出去,肝脑涂地。”
和上书类似,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了张郎郎的《宁静的地平线》,《新周刊》“深夜读书”栏目近期做了推荐。张郎郎1968年因组织文学沙龙被捕。该书写了一代中国人的残酷青春。
有好的消息,台湾诚品书店2015年将进大陆,首站——苏州、上海店预计于2015年第二季起开始试营运,并坚持“连锁不复制”。希望诚品尽快来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