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始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古罗马时期,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曾经被译成拉丁文(可能不是全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荷马史诗被译成各种欧洲文字,后来又被译成其他文字。我国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基本始于20世纪20年代。一是以叙史和评论的形式介绍荷马及其史诗,如茅盾、郑振铎、戈宝权等对荷马的评介和王希和的百科小丛书《荷马》(1924)等;二是主要根据英文材料译述史诗故事,如高歌的《依里亚特》(1929)、谢六逸的《伊利亚特的故事》(1929)等;三是译介原著,如徐迟的《依利阿德选译》,译者用五音步无韵新诗体从7种英译本选译了15段800余行,1943年由重庆美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傅东华根据里恩的英译本用散文体翻译的《伊利亚特》全本。本书中的译本是直接从古希腊文译出。翻译始自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专家罗念生。罗先生晚年定下宏愿,用六音步新诗体(原诗用的是六音步长短短格)从古希腊文原文翻译全诗。当时他已年逾八旬,且身体不佳,至1989年10月相继译出第24卷和第1—9卷,第10卷只译至第475行未及整理,便于1990年4月10日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根据先生在弥留之际的嘱托,笔者继续把全诗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