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13那些逝去的文化人:有一口气 点一盏灯

  年轻演员金汉进入北京人艺已有一年有余,在他眼里,于是之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我们没有见过是之老师,但却在剧院处处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在剧院的新人培训中,观看《演员于是之》专题片就是重要的一课,“当我们看到他为《龙须沟》中程疯子写了6000字的小传时,大家都被震住了,感觉自己看到的是一座高山,也感觉人艺的分量更重了。”

  在排演《龙须沟》时,导演焦菊隐要求全体演员和舞美工作人员,用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到龙须沟体验生活,为此于是之写下了厚厚的一本《龙须沟》创作日记。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但今年夏天人艺重新排演《小井胡同》时,金汉感觉自己又穿越回去了。为了让他们能够体验到剧中的生活,导演杨立新顶着8月的大日头,不仅带着大伙儿骑着自行车在南城串胡同,还请来专家学者讲述解放前后的北京和老北京故事,加深体验。“以前把表演想得太简单,现在才知道,像是之老师这样的表演艺术家,在表演背后做了多少功课。”金汉感慨地说。

  入院一年多来,金汉演的大多是跑龙套的角色,但他乐在其中。“于是之老师那样的大演员,不也演过许多小角色吗?看他演的《骆驼祥子》里的老马,你就明白人们常说的那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正如金汉所说,于是之一生只塑造23个形象,其中主角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配角,但他从不轻视。

  人艺戏剧博物馆馆长刘章春回忆,于是之生前总说,“有人说我是艺术家,这纯粹是拿小人物开心,我就是一个平民。”其一生低调平和,这正是今天的年轻演员包括许多观众身上最缺少的东西。为了将他的精神传递下去,在于是之逝世一周年之际,北京人艺将举办名为“怀念演员于是之”的专题展览,让大家了解于是之,理解于是之。

  牛汉 留下百万字遗稿待面世

  牛汉(1923年10月—2013年9月29日):山西定襄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等诗广为传诵,曾出版《牛汉诗文集》等。

  这是一个十余平方米的旧房间。房间的两面墙摆着书架,架上的书重重叠叠,垒到了天花板。一张床位于墙的一角,正好被书架环抱在怀里。床上的旧被褥很干净,叠得整整齐齐,但它的主人不会再睡在这张床上,也不会再翻开那些书籍。

  房间的另一面依墙立着高高的柜子,柜橱里放着一台小屏幕电视机,但它的主人不会再打开电视。房间靠窗摆着一张写字台,窗台上摆着两盆墨绿植物,在冬天里依然没有枯萎。但它的主人不会再坐在桌旁写字,也不会再欣赏盆景。

  整个房间有点逼仄、拥挤,但看上去书卷气息浓郁,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布置。冬日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平添了几分温馨、宁静。房间的主人是91岁的老诗人牛汉,两个多月前已经离世。书架上摆着一个镜框,生前的牛汉,眼含笑意,皱纹深刻,白发苍颜。

  两个多月来,牛汉的儿子史果忙得不可开交,给父亲修墓、开追思会,接待来访亲友。他也退休三年了,两鬓斑白,言辞温和而慎重。现在史果终于有工夫坐在父亲的书桌前,整理父亲的遗稿。打开一个个抽屉,一摞摞稿件映入眼帘,全是牛汉的遗稿,有的写在碎纸片上,有的写在笔记本上,有的写在信纸上。笔迹苍劲而凌乱,有蓝色钢笔字,有红色水笔字,很难辨认。史果连蒙带猜,凭自己的判断,整理出几首诗歌。他拿给诗歌界的几位朋友看,大家深感震撼,没想到病中老人最后几年写的诗歌,境界比之前还高。

  牛汉是一米九多的高个子,精力充沛,然而近四五年来,身体大不如前,两腿完全不能行走,被困在这间小房里。每天早上六点起来,上午精神状态较好,他会坐在书桌边看书读报,会随手在能找到的纸上写下诗句。他是有名的硬骨头,受了一辈子苦,但晚年并没有变得超脱,内心依旧是那么沉重,混乱的笔迹也记录了他艰难而痛苦的思索。

  史果悠悠地说,中国很少有诗人活到父亲这样的高龄,更少有诗人晚年直面生死这类似乎忌讳的话题,但父亲一直在探讨,头脑很清醒,从没有停止。牛汉晚年在诗中反复写到梦游的题材,把噩梦意识变成文学,把苦难经历化为诗行。在一张纸片上,就赫然写着“我在梦游中没有醒来,却感到幻灭”。

  整理牛汉的遗稿,无疑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史果估计,父亲从2001年就未再发表过作品,这些年来攒下的未发表的遗稿,达到百万字左右,除了一批诗歌,还有大量书信、散文等。有图书馆、文学馆等机构想收藏牛汉的图书和遗稿,史果都婉拒了,“老人的手稿很杂乱,其他人可能辨认不出来。”他打算和诗歌研究专家刘福春一起整理遗稿,预计能理出至少一百首诗歌,届时再发表,以还牛汉诗歌一个全貌。

  朱乃正 捐遗作回答“何为中国油画”

  朱乃正(1935年11月—2013年7月25日):浙江海盐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师承吴作人、艾中信诸先生,作品《春华秋实》获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三等奖,《国魂·屈原颂》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铜质奖。朱乃正的油画长于人物、风景,构思巧妙、富有诗意。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