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一场后现代主义谋杀

    对的,悲剧性的死亡上升到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事件,至少这本书《来日方长》的写作就是这种文化事件的最终结晶,而且是由谋杀者亲自精心挑选的一系列事件组合而成的。因为这本书太具有个人魅力了,阿尔都塞的写作深具蛊惑性,我们陷入他的叙事中不可自拔,而且对他的自我剖析深表赞同,乃至于不知不觉中会暗暗迎合他所表述出来的一切。他总是在书中使用这样的句子:“我想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害怕被人抛弃竟能在我心中引起焦虑,使我陷入抑郁症”,或者类似于“大家知道,我和死亡始终保持着多么能动的关系”。还有他不断地示弱使用的句子“害怕被母亲抛弃,害怕父亲半夜出走,害怕埃莱娜粗暴的出走”等等,这样的措辞容易使读者陷入到深深的情感认同当中。
    阿尔都塞与他女友们的关系也十分复杂,考虑到二十世纪法国那种独特开放的环境,众多知识分子与哲学家之间风流韵事,我们无法苛责阿尔都塞,但是在这本书中,他与妻子埃莱娜之间因为众多女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和抑郁。阿尔都塞写到:“我始终感到,除了她之外,还需要给我自己建立一个‘女人的储备’,并需要促使埃莱娜明确赞同致力于此。大概我‘需要’这些女人作为爱欲的补偿,以如数满足她不能给予我的部分:一个没有痛苦的年轻的身体和我梦寐以求的那个永恒的侧影,这是我受到损害的欲望所‘错失了’的,以证明除了那个父亲-母亲的形象之外,我也能够对一个简简单单、撩人欲望的女人的身体有所欲望。”这样的辩护词把一个虚伪的哲学家与深陷欲望之中的男人媾和的形象统一了起来。
    在本书快要结尾部分中,他说他开始写作本书时,是因为他一个非常喜欢的女友说过一句话:“我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想自我毁灭的欲望。”阿尔都塞说,正是这句话提醒了他开始写作这本书:“实际上,我是想毁灭一切,我的书,我杀死了埃莱娜,我的精神分析师,但这都是为了确保能够毁灭我自己,就像我在自杀计划中幻想的那样。”他终于在长途跋涉的对自我的成长进行精神分析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过他好像也知道自己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令人信服,所以在本书的最后还收录了一篇一位医生对他的精神分析,暗示说埃莱娜的死其实她的想死的欲望作祟,而他只不过是帮助她完整了死亡的愿望。而他活了下来,写了这本书,而且说服了自己以革命导师的形象继续活下去,正如那位医生所言:“不管怎样,我把你的公开解释理解为你自己从你的哀悼、你的生活中恢复过来了。”逝者已逝,生者总要给自己寻找活下去的理由,这就是《来日方长》的真正含义吧。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