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书 以书圆梦——2013年上海书展世纪出版集团亮点纷呈

    文学和艺术与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书展上的关注焦点,也是我们此次推出的20本好书的最强亮点。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日夜书》,以具有社会广角和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勾画了知青一代的精神史,是当代文学的独步高标之作;金宇澄的《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在作者的笔下,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畅销中国170多万册的《追风筝的人》的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书展期间将再推新作《群山回唱》,小说的背景还是阿富汗,故事还是那样的感人,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一连串的战争,人性、苦难、战争融合在完美的艺术结构当中,还会读得你涕泪涟涟,感叹唏嘘;英国著名作家、《魔戒》的作者托尔金的《霍比特人》,相信读者并不陌生,而此次书展上推出的精装插图本,一定会让爱书人再次感受到比尔博的魔力;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将携他的新著《人体》,亲自到书展亮相,届时将与读者一起分享书中所叙写的一代迷茫青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霍克尼' class='TXT'>戴维·霍克尼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在世画家,他还是一位犀利深刻、极富创见的艺术思想家,《更大的信息——霍克尼' class='TXT'>戴维·霍克尼谈艺录》记录了霍克尼与颇负盛名的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特历时十多年的对话,于反思、趣闻、激情、幽默中揭示了他长达一生的思索,思索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世界的问题及悖论;“诺顿音乐史丛书”系英美音乐学界的权威性最新音乐断代史丛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这本《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是其中的第四部,读者能够从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古典大师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中走进西方古典音乐的辉煌时代。

    上海是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策源地,上海的转型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的不断兴盛和青少年科普意识和素养的不断提高。在此次书展上我们也重点推出了几种优秀的科普图书。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出版至今,先后5个版本的发行量累计超过1亿册,成为几代人阅读科普书的首选。此次推出全新第六版,全书600万字,8000余幅彩色图片,18个分卷,精装16开,全彩色印刷。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亲自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级科学家担任分册主编, 110余位两院院士、700多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共同参与,是为中国当代少年儿童编写的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最权威、最优秀的原创科普精品。此外还有《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等科普名著。

    另外,还有《王元化晚年谈话录》,由作者吴琦幸王元化先生在2007至2008年的十余次谈话整理编辑而成,内容涉及王元化的家世旧闻、问学经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学术研究、著述交游等,对王元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与胡风事件的牵连,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思想往还,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风气、思想方法的认知和批评等,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材料。

    “20本好书”仅是集团今年参展图书的一个缩影,集团为本届书展提供的万余种图书,内容覆盖了十八大主题出版、哲学社科、文学艺术、古籍文献、教育科技、大众时尚、少儿读物等几乎所有的出版领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日趋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亮点之二:引人关注的大型出版座谈会和主题论坛

    上海书展是集团举办大型出版活动的最佳时间节点,在今年的书展上,集团层面将举办三个重点活动,分别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座谈会”、“世纪中国论坛”和“世纪阅读论坛”。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