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太空预言家的太空漫游

    内容介绍

    《2001:太空漫游》:史前时代,一块神秘的黑色石板启蒙了地球人类祖先的智能。300万年后,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美国派遣宇宙飞船 “发现号”追查石板真相。由于飞船上的超级电脑“哈儿”出现精神问题,四名舰上人员全部遇难,只有舰长戴维·鲍曼逃过一劫,并独自飞向土星继续执行任务,之后被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星童。

    《2010:太空漫游》:2001年的“发现号”宇宙飞船任务失败,成为弃船。9年后,七名俄国宇航员和三名美国技术专家共同搭乘俄国宇宙飞船 “列昂诺夫号”前往救援发现号,希望获得舰上所有相关数据。中国宇宙飞船“钱学森号”也正秘密前往。最终列昂诺夫号与发现号会合,而木星被神秘力量转化成了一颗“小太阳”。鲍曼则与发现号的超级电脑“哈儿”合为一体,并警告地球,任何人都不允许登陆木卫二欧罗巴。

    《2061:太空漫游》:2061年时,哈雷彗星继1986年之后再度回归。对太空旅游领域富有远见的钟氏集团计划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派遣“宇宙号”宇宙飞船进行“哈雷探险之旅”,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商业开发,以及营销宣传。宇宙号刚刚降落在哈雷彗星不久,其姊妹舰“银河号”却在一次任务途中被劫持,迫降在了木卫二欧罗巴上。“不要试图登录欧罗巴”的神秘警告首次被打破。宇宙号授命结束哈雷之旅,赶往木卫二欧罗巴救人。

    《3001:太空漫游》:2001年时,“发现号”航天员弗兰克·普尔被精神失常的舰上超级电脑“哈儿”所害,飘向了外太空;3001年,人类早已能够深入外太空,并在银河系某处发现了普尔。高度发展的医学让普尔得以获救并醒来。他努力适应科技比魔法更为神奇的1000年后的世界。现在的“星童”、昔日的伙伴戴维·鲍曼警告普尔,来自宇宙深处的智慧生命可能打算消灭人类。讽刺的是,人类的疯狂产物——超级电脑病毒,这次却成为拯救人类的武器。

    阿瑟.C.克拉克 爵士 (A.C.C.,1917.12.16-2008.3.19)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2500万册。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2013年初,世界科幻殿堂的经典著作“太空漫游”四部曲中文典藏版上市。 “太空漫游”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四部作品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圣经,更成为流行文化的经典。

    “太空漫游”四部曲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游》初版于1968年,它的写作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同名科幻电影的拍摄是同步进行的。克拉克与库布里克的这次无间合作,同时造就出文学与电影两个领域的经典,成为全球“太空漫游”粉丝们几十年来所津津乐道的传奇。

    “太空漫游”的传奇之处更在于,是在它初版后的第二年,人类才真正踏上月球(1969年的7月20日),预示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美国航天界称,正是克拉克为他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

    几年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太空探测器所使用的技术正如克拉克在书中所预言的一样,而探测器实际拍摄到的土卫八照片,竟然也与书中所描述的完全一样。克拉克本人则随着太空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奠定了“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的地位,至今无人能超越。

    四部曲的第二部《2010:太空漫游》初版于1982年,第三部《2061:太空漫游》初版于1987年,最后一部《3001:太空漫游》则初版于1997年。虽然每一部的故事情节都与上一部有一定关联,但实际上并不是之前的续篇,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发出全新的预见,讲述出更加复杂而新鲜的故事。克拉克本人对这四部曲的期望,是“让每本书自成体系,并且根据目前的知识,做到尽可能的准确”,而不是一味延续之前的套路。

    中国读者可能并不知道的是,克拉克非常敬佩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或许可以说,“太空漫游”系列的第二部《2010》的其中一个主要情节,就是为了充分表现对钱学森的景仰而设置的。每一部“太空漫游”出版后,克拉克都会托人转交、赠送给钱学森。就在《3001》出版后不久,克拉克获得了国际宇航学会的最高荣誉“冯·卡门奖”,并且在北京受奖。可惜的是,钱学森当时正因病住院,不能探视,最终与克拉克缘悭一面,这成为克拉克终生的遗憾。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