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Times中文网:在你担任《格兰塔》的主编以来,《格兰塔》发生了怎么样的风格变化呢?
约翰·弗里曼:让我评判《格兰塔》确实有些困难。我想我是"当局者迷"。
不过我一直在努力,在我们的艺术总监迈克尔·沙鲁(Michael Salu)以及他的助手达尼埃拉·席尔瓦(Daniela Silva)的帮助下,尽力让《格兰塔》越来越棒。
我一直在努力,在我们的副主编艾拉·奥弗里(Ellah Allfrey)的帮助下,尽力让《格兰塔》向全世界的作家们敞开怀抱。当我09年成为主编的时候,我只有两位外籍编辑。现在,已经有十二位了。现在,《格兰塔》出版的作家来自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保加利亚,日本。
我一直在努力,在我们的编辑 Patrick Ryan的帮助下,他给我们带来了几位伟大的老美国作家,比如乔伊·威廉姆斯(Joy Williams) 和安·比蒂(Ann Beattie)。他们来到杂志中的原因是他们一直在写很棒的作品。
我也一直在努力,在我们的出版商萨斯基亚·沃格尔(Saskia Vogel)的帮助下,《格兰塔》如今能走遍全球,他功不可没。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在25个国家举办了超过300多场《格兰塔》系列活动。有读书会、派对、沙龙等等。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发布新的故事、诗歌、日记以及报告文学,我们的社交网络也日益活跃。在Facebook 和Twitter上我们有超过110万的粉丝。
我们现在拥有在Kindle和iPad上都有相应的版本。这些成就与我们的网络编辑特德·金森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我也希望每期《格兰塔》在出版前能够经历更全面的梳理,从校对到文字编辑等。这些工作则是主要由我们在伦敦的助理编辑由香五十岚(Yuka igarashi)来努力的。
最后,我们坚持了我们的承诺:《格兰塔》是新作家的阵地。我们去写作学校,每一个会议,我们在浩如烟海般未发表的文章中精挑细选。达成这个艰巨任务的责任落在我们的出版商西格丽德·劳辛(Sigrid Rausing)的肩上。一年多了,她真棒,她在这方面拥有伟大的天赋。我很幸运拥有一个伟大的团队,如果抛弃那些华丽的辞藻,我想,最重要的,《格兰塔》真正的家,是他们。是他们让《格兰塔》成为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样子。
IBTimes中文网:在美国时期的文学批评家的生涯对你成为格兰塔主编有多大帮助?那段时期的经历是否影响了你的文学品味呢?
约翰·弗里曼:这段经历是我最大的财富。让我能看到最新鲜的写作与作家最初的创作灵感。这让我觉得好像它是一个惊人的,在文学上的抗衰老精华,不断地看到什么是新的文学。
IBTimes中文网:.以一位文学批评家的身份来说,你认为《格兰塔》最宝贵的地方是什么?
约翰·弗里曼:在于让读者开始思考,并且将思考付诸于行动。以及出版让读者发现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区别的伟大作品。
IBTimes中文网:可曾错过某个作家,最让你遗憾?
约翰·弗里曼:这个问题太残酷了。
IBTimes中文网:最后一个问题,你想对没看过《格兰塔》的中国读者说些什么呢?
约翰·弗里曼:这是你们没有读过的最激动人心的杂志,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们生活的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