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了,《傲慢与偏见》被持续阅读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可能是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小说开头之一。1813年1月28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英国出版。200年过去了,《傲慢与偏见》依然是全世界读者最爱读的小说之一。2013年全年,英国等地将举办各类活动以庆祝这部伟大小说出版200周年。

  为了庆祝《傲慢与偏见》问世200周年,英国学界、文化界将于2013年陆续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英国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预计于6月召开会议,着眼于探讨这部小说描述的历史环境,并对这部小说衍生出的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等进行分析。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计划于7月11日至13日举办跨学科会议“奥斯汀身在何处”,研究奥斯汀的小说与英国地貌风景之间的联系。位于汉普郡的查顿庄园图书馆计划于2月举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话题将涉及小说的改编作品与当代女权主义思想间的关联。据BBC报道,该书每年在英国仍有约5万册的销量。在英国文学史上,只有莎士比亚、狄更斯还有这个简·奥斯汀具有持久国际影响力。

  追溯小说名字的来源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这位英国乡村老姑娘所写的第二部小说,奥斯汀把《傲慢与偏见》比作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奥斯汀在18世纪就已经完成了这部小说,但拖了17年才找到“慷慨”的出版商出版了此书。1813年1月28日,《傲慢与偏见》出版,封面注明“一部三卷小说/《理智与情感》作者著/1813年”。有资料显示:第一版可能印了1500册,每册定价18先令。这是一桩轻率的买卖。奥斯汀仅从出版商托马斯·埃杰顿那里拿到稿费110英镑,并放弃后续的版税,而托马斯本人仅从这部乡村爱情小说1813年的前两版里就赚了450英镑。《傲慢与偏见》首版于1813年1月,当年11月就再版,到1817年就发行了第三版。小说也很快地被翻译成法语。

  小说原名叫《最初的印象》,可等到出版的时候才发现,英国的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叫“最初的印象”的小说,最后奥斯汀用了她的文学偶像达布莱夫人一部小说中的句子,取了“傲慢与偏见”这个书名。达布莱夫人即著名的范妮·伯尼,她被伍尔芙称为“英国小说之母”,她同样被认为是奥斯汀的“文学教母”。达布莱夫人让当时的中产阶级妇女意识到,阅读和创作小说可以让女人自由交流和表达思想,而她就成了奥斯汀的榜样。

  简·奥斯汀从小就喜欢读达布莱夫人的《伊夫莱娜》和《塞西莉亚》。奥斯汀的小说不仅情节与达布莱夫人小说的情节十分相似,“傲慢与偏见”这个书名其实就来自《塞西莉亚》结尾处的一句话:“这桩不幸事的所有一切都是傲慢与偏见的结果。”可是200年过去了,简·奥斯汀还被持续阅读,而范妮·伯尼却仅存在文学研究中。

  曾被指定为士兵的读物

  英国南部汉普郡简·奥斯汀博物馆的馆长路易斯·威斯特说:“小说(《傲慢与偏见》)受到了好评,而且获得了收入,但是在奥斯汀的有生之年,这本书没有大量畅销。”1817年,在小说出版4年后,《傲慢与偏见》开始成为畅销书,之前默默无闻的奥斯汀也成了很多女性的偶像,疯狂的“简迷”从19世纪就已经存在。随着《傲慢与偏见》的流传,它的读者从女性闺房走了出来。在19世纪60年代,温彻斯特大教堂的一名教堂司事还曾好奇地问,“那位女性”是否有“过人之处”,因为怎么有那么多人来询问奥斯汀的墓址在哪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甚至被指定为士兵的读物,帮助士兵从炮弹休克症中清醒过来。因为“爱情和幸福”,是每个人想去追求的美好事物。

  奥斯汀也是一位现代小说家

  有人说《傲慢与偏见》格局太小,看不到那个时代大英帝国的光辉图景,看到的只是那些有着太多浪漫的小细节。可就算是个浪漫爱情故事,这里也没有太多复杂、波澜壮阔的情节,无非年轻男女最早互生怨念,后来念念不忘,直到坠入爱河。用现在的话说,《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小清新”小说,可是它却能让读者反复阅读多遍。小说的全部奥妙在于奥斯汀对人性刻画的精确和真实性,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喜剧性。《傲慢与偏见》看上去简单、普通,可实际上,这是一部简单与复杂纵横交错的小说,读得越多,理解得越多,越能体会到作品内部的复杂性。《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能得到一代代年轻人的共鸣,还有一点就是,财富在爱情婚姻中的位置始终让人纠结。这就回到了小说的第一句话:“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是一个自由市场,但在《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等到了她的精神和物质上的“Mr.Right”。但重要的是,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读、重新诠释奥斯汀其人其作。尽管《傲慢与偏见》是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但奥斯汀同时也是一位现代小说家,里面充满了讽刺、技巧和缜密的情节设计。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