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又掀民国童书热潮 孩子们有必要读老书吗

    另外,北京开卷信息公司总经理孙庆国从市场层面进行了一番分析。他认为,考虑到民国时期的童书品种极为有限,难以挖掘出更多品种,因此这阵出版风潮很难有扩大的趋势。

    人物小传

    王云五:为孩子服务的大出版家


    王云五(1888~1979),我国著名现代出版家,1930年2月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直到1946年4月因任他职才辞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职务。王云五在艰难困苦的物质条件下,仅是1934年就出版了200册的《幼童文库》和500册的《小学生文库》。

    根据王云五所写的《辑印〈小学生文库〉缘起》记载,“我国书籍汗牛充栋,然足供儿童,尤其是现代儿童阅读的,寥若晨星。”他表示,“我们为着供给识字儿童精神上的适当食物,所以从事于小学生文库的编辑。”由其编印的《万有文库》、《幼童文库》、《小学生文库》,都是以“推广教育、昌盛文明”为目的而出版的,不胜其数的中国儿童、青少年成为受益者。

    孙毓修: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孙毓修(1871~1922),我国著名现代出版家,“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这一称号,来自茅盾对他主编的《童话》丛书的历史评价。

    从1909年起,孙毓修开始主编《童话》丛书,此后陆续出版。《童话》丛书共出版两集,其中第一集共有一百多本。该丛书第一本是《无猫国》,取材于英文“泰西五十轶事”,写得浅显易解,趣味盎然。孙毓修还主编过《常识谈话》和《少年丛书》,前者是一套少儿科普读物,介绍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小世界》(介绍显微镜)、《电信》、《影戏》等;后者是一套历史读物,其中包括《信陵君》、《诸葛亮》、《玄奘》、《岳飞》等。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