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书中在描绘这些手艺人的精湛手艺时,也带出这些行业的枯荣变迁。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求新求异、以最快速度求取利益的时代,这些手艺人的职业,成了落后于时代的一种存在,无可奈何地迈向了式微的步代,因而别具一种黄昏之美,美得令人惆怅。光看这些师傅从事的职业,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工作只能是与下町的人情、生活相连。现在,当高楼大厦将这种市井闾巷的生活连根拔起时,巨大的百货商店、折扣店、超市自然会将这些小店挤占。所以,豆腐匠熊井守慨叹:“使用当日的豆腐来做味噌汤是最美味的了,可是大家是不是都在前一天就买好放着?那豆腐虽然没有坏,但风味、口感、口味都完全不同了呢。”究其实,在这些手工艺式微的背后,是一种生活情味的逝去,用李安的话来说,今天我们粗糙乏味的生活将这些手工艺人赶走了。
这个时代失落了的智慧
有意思的是,这些手工艺人,面对自己所在的行业走下坡路的命运,似乎比我们更看得开,对自己的手艺将慢慢凋零的命运看得很透彻,书里的这些师傅,很少要求儿女继承自己的职业,知道世易时移,年轻人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金匠山口友一就鼓励年轻人跟上时代,才能过得下去,因此抄近路也无妨。只不过我想,在我们一味抄近路走捷径的时候,读读这些无异于挽歌的手工艺人的故事,或许能体会到一种在这个时代失落了的智慧——居酒屋老板娘这样看待客盈门的现象:“以前有一次,有些周刊杂志介绍了我们的店。那时候客人真是多得吓死人。一旦被媒体介绍之后,店里的气氛就全打乱了。若是一直这么混乱下去,生意也就完蛋了,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绝不能一被捧就忘了形。心里若是没有定见,决定自己要怎么干,很快就会被这种虚名冲昏头脑的。”豆腐匠对自己的工作则抱着这样的态度:“虽然说我们是做豆腐的,但我们做出一件成品,夸张一点说也是创作。而以这样的创作为生,就这层意义来说算是一种完美的生意……对于创作我们会做到尽善尽美、毫无差错。其他的买卖我是不知道,但我认为这就是职人的技巧了。”
每一种手艺或许都有它的黄昏,但正因为它将要消失了,所以,手艺的黄昏才越呈现出动人心魄的美丽。《东京下町职人生活》是奉献给手艺人的挽歌和哀歌,也是最好的颂歌。
|